明发临前渚,寒来净远空。
- 拼音版原文全文
与 王 六 履 震 广 州 津 亭 晓 望 唐 /张 九 龄 明 发 临 前 渚 ,寒 来 净 远 空 。水 纹 天 上 碧 ,日 气 海 边 红 。景 物 纷 为 异 ,人 情 赖 此 同 。乘 槎 自 有 适 ,非 欲 破 长 风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长风(cháng fēng)的意思:长时间吹拂的风,比喻持久不衰的精神风貌或影响力。
乘槎(chéng chá)的意思:乘槎是指乘坐木筏或木船过河,比喻借助他人或外力以达到目的。
海边(hǎi biān)的意思:形容事物辽阔无边,没有限制。
景物(jǐng wù)的意思:指自然景物或人工构筑物。
明发(míng fā)的意思:指事物的发展或变化十分明显,容易被人察觉到。
气海(qì hǎi)的意思:指人体内的气血之海,比喻人体内蓄积的气力。
情赖(qíng lài)的意思:指因为爱情而产生的依赖、依恋之情。
人情(rén qíng)的意思: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和关系。
日气(rì qì)的意思:指人情冷淡、气氛冷漠,没有热情和活力。
水纹(shuǐ wén)的意思:指水面上的波纹,比喻事物的变化或表面的痕迹。
天上(tiān shàng)的意思:形容非常美好的境地或事物。
- 注释
- 明发:拂晓时分,天刚亮。
临:面对,临近。
前渚:前方的水边陆地。
寒来:寒冷来临。
净:使……干净,使……澄净。
远空:远方的天空。
水纹:水面泛起的波纹。
天上碧:天蓝色,形容水波颜色如同天空般蔚蓝。
日气:日出的气息,此处指清晨的阳光和氛围。
海边红:海边映衬出的红霞,形容日出时海边的景象。
景物:景色,事物。
纷为异:纷纷展现出奇异、独特的美。
人情:人们的情感。
赖此同:依赖于对这份美景的共同欣赏,即因共享美景而产生共鸣或情感联系。
乘槎:乘坐木筏,泛指水上行舟。
自有适:悠然自得,内心舒适,享受当前情境。
非欲:并非想要,不是目的在于。
破长风:冲破强劲的长风,此处比喻克服困难或挑战。
- 翻译
- 拂晓时分起身,面对前方的水边陆地,寒意使远方的天空更加澄净。
水面上泛起天蓝色的波纹,海边的日出气息映衬出一片红霞。
景色事物纷纷展现出奇异之美,而人们的情感却依赖于对这份美景的共同欣赏。
乘着木筏悠然自得,并非为了要冲破强劲的长风。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晨临水远眺的景象。"明发临前渚,寒来净远空"表达了诗人在清晨走到河岸边,感受到清冷的空气和宁静的天空。"水纹天上碧,日气海边红"则是对景色的描写,水面如同天上的碧波,而日光在海边散发着红色。
接下来的"景物纷为异,人情赖此同"表达了诗人对于周遭景象的感受,以及对人们情感共通性的认同。尽管自然界的景物千差万别,但人们对于美好事物的情感却是相似的。
最后两句"乘槎自有适,非欲破长风"则表达了诗人在自然中的顺应之心,不是为了冲破长久以来的风俗,而是找到自己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方式。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境界,是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张九龄通过这首诗传达了他对于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以及在忙碌的人生中寻找片刻宁静的心愿。这不仅展现了他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他个人的情操与审美。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午枕有感
宰我嗜昼寝,边韶仍爱眠。
当时师弟子,指摘良纷然。
韦弦以为戒,僶俛亦有年。
分作蠹书鱼,文字相周旋。
纵不叔夜懒,犹惭头在悬。
如何到此地,午枕有所便。
晨餐未停箸,睡思潜予牵。
矇眬眼自醉,百体柔于绵。
茗饮虽再三,驱逐无由缘。
解衣卧北窗,径走姬旦前。
往往随物化,飞跃参鱼鸢。
老木森古砌,日转惊鸣蝉。
矍然整巾屦,衙鼓忽已传。
由来棘围中,疏放成拘挛。
气血似止水,郁郁为此愆。
何当彻门牡,四顾还青天。
朝昏递消息,有节亦有宣。
焚膏续清昼,冥心寄韦编。
往失固莫救,尚得来者全。
圣处几万里,行矣勤着鞭。
《午枕有感》【宋·邹浩】宰我嗜昼寝,边韶仍爱眠。当时师弟子,指摘良纷然。韦弦以为戒,僶俛亦有年。分作蠹书鱼,文字相周旋。纵不叔夜懒,犹惭头在悬。如何到此地,午枕有所便。晨餐未停箸,睡思潜予牵。矇眬眼自醉,百体柔于绵。茗饮虽再三,驱逐无由缘。解衣卧北窗,径走姬旦前。往往随物化,飞跃参鱼鸢。老木森古砌,日转惊鸣蝉。矍然整巾屦,衙鼓忽已传。由来棘围中,疏放成拘挛。气血似止水,郁郁为此愆。何当彻门牡,四顾还青天。朝昏递消息,有节亦有宣。焚膏续清昼,冥心寄韦编。往失固莫救,尚得来者全。圣处几万里,行矣勤着鞭。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73167c70c66a3ac0505.html
奉和角楼特宴
东楼预宴对天颜,身世浑疑在广寒。
妙舞清歌来禁殿,江苞海错入珍盘。
民心康乐时光好,乐奏和平化国安。
诏许景龙归缓辔,都民竟作异恩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