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陈存诚·其二》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卑谦(bēi qiān)的意思:谦虚谨慎,不自高自大。
本源(běn yuán)的意思:指事物最初的根本、起源。
碧藓(bì xiǎn)的意思:指翠绿的苔藓,比喻环境幽静、清新。
不到(bú dào)的意思:不足,不到达
德厚(dé hòu)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品德高尚,德行深厚。
灯火(dēng huǒ)的意思:指夜晚的灯光,也用来比喻人们的生活、劳动和希望。
高论(gāo lùn)的意思:指言辞高尚、论述深刻的言论或观点。
红尘(hóng chén)的意思:红尘是指尘世间的繁华喧嚣、纷扰琐事,也代表着人世间的欢乐与痛苦。
谦德(qiān dé)的意思:谦虚和善的品德
前古(qián gǔ)的意思:指古代的事物或人物,通常用来形容古老、遥远的时代。
穷探(qióng tàn)的意思:指在贫穷困苦的情况下仍然努力探索,不断追求进步。
制作(zhì zuò)的意思:用心、细心地制作或安排事物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幽宁静的隐居画面。"碧藓常封径"写出了小路被青苔覆盖,环境清幽,远离尘世喧嚣;"红尘不到门"进一步强调了诗人住所的僻静和超脱世俗。接下来,"处卑谦德厚"表达了诗人虽身处低位却品德高尚,"用拙道心存"则表明他坚守朴实无华的道义,内心坚定。诗人追求古人的智慧与学问,"制作追前古,穷探到本源",显示出他对知识的深入探究和对根源的理解。最后两句"每思灯火夜,时得耳高论",则流露出诗人深夜读书时,时常能听到高人指点,交流思想的愉悦与收获。
总的来说,这首诗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崇尚道德、勤奋好学的品格,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