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莲尤好藕,况出半塘西。
节疏冰易折,丝乱玉难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白莲与藕的美丽与独特之处,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赞美。
首句“白莲尤好藕”,开篇即点明主题,将白莲与藕并提,暗示两者之间存在着某种内在的联系或相似性。接着,“况出半塘西”一句,通过地点的描述,营造了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仿佛白莲与藕正生长在幽静的半塘之西,远离尘嚣,独享宁静。
“化液同琼屑,含消在瓠犀”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白莲与藕的液汁比作琼屑,既形象地描绘了其晶莹剔透的质感,又赋予了它们一种高洁脱俗的气质。同时,“含消在瓠犀”则进一步强调了白莲与藕的生命力与纯净,如同瓠犀般蕴含着生命的奥秘与美好。
“节疏冰易折,丝乱玉难齐”两句,通过对比,突出了白莲与藕的坚韧与独特。冰易折喻示了外界环境的严酷,而白莲却能顽强生存;玉难齐则赞扬了藕丝的复杂与美妙,即使在纷繁中也能保持其独特的韵味。
最后,“为爱甘腴甚,朝朝踏紫泥”表达了诗人对白莲与藕的喜爱之情。甘腴不仅指其口感的甜美,更象征着其内在的丰富与滋养。诗人每日踏着紫泥,似乎在表达他对这份自然之美的不懈追求与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白莲与藕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和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与热爱。
高韵天成。
问当时爱爱,得似卿卿。
江梅风致别,楚蕙雪香清。
花旎旎,月盈盈。
写不尽才情。
把旧游,名讴试数,谁解新声。
诗家只有杨琼。
向吴姬丛里,转更分明。
金闺春思怯,翠被暮寒生。
人欲去,酒还醒。
黯此际销凝。
待翦将,江云数尺,与染丹青。
烟草长洲苑。
渺姑苏、旧游麋鹿,岁华云晚。
多少吴宫花月恨,春去春来不管。
只付与、行人凄断。
君去风流宾幕里,把今情、古意供裁翦。
珠唾湿,玉烟暖。
相逢尽看金杯满。
信人生、好怀有几,梦长缘短。
白发峥嵘三千丈,底用云揉雨染。
且斗取、尊前强健。
为问浮槎还到否,便乘之、直上三山远。
看瀛岛,水清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