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备陈(bèi chén)的意思:准备好礼物、供品等待人来拜访或者庆祝活动。
常典(cháng diǎn)的意思:常常引用的典故或名言。
崇牙(chóng yá)的意思:指人们对牙齿的关注和重视,形容人们注重口腔卫生和美观。
东郊(dōng jiāo)的意思:指远离城市中心的地方,也可用来形容人远离世俗、清心寡欲。
肥腯(féi tú)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过于肥胖。
谷王(gǔ wáng)的意思:指掌握粮食的人,也指掌握重大决策权的人。
合并(hé bìng)的意思:将两个或多个事物合为一体,形成一个整体。
居歆(jū xīn)的意思:指心思、意愿安定,不为外界所动摇。
举趾(jǔ zhǐ)的意思:举起脚趾,表示非常轻微的动作或小动作。
农务(nóng wù)的意思:指农田的耕种和农作物的管理。
秋报(qiū bào)的意思:指人们秋天收获丰富,有好的报告、好的消息。
三献(sān xiàn)的意思:指人们为了表达自己的忠诚、敬意或谦逊,而多次献上自己的贡献或供奉。
太平(tài píng)的意思:太平指的是社会安定、国泰民安的状态,也可以表示和平、安宁的境地。
王封(wáng fēng)的意思:指被封为王,地位显赫。
占岁(zhàn suì)的意思:指占据岁首,预测吉凶祸福。
质明(zhì míng)的意思:指道义高尚,品质纯正,行为端正,不为利益所动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清朝乾隆皇帝(弘历)在东郊祭祀社稷坛的庄严仪式。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祭祀活动的隆重与庄重氛围。
首句“举趾东郊农务临”,生动地描绘了祭祀队伍踏入东郊的情景,预示着与农业相关的祭祀活动即将开始。接着,“质明承祭冀居歆”描述了在天色微明时进行祭祀,期望神灵能够感受到人们的诚心与敬意。
“春祈秋报从常典,民谷王封合并钦”两句,点明了祭祀活动遵循传统的春祈秋报仪式,表达了民众对丰收的渴望以及对王室恩赐的感激之情。
“方俎备陈肥腯物,崇牙叠奏太平音”描绘了祭祀现场摆放丰盛祭品的场景,以及乐师们演奏和谐的音乐,营造出一片祥和的气氛。
“洁觞三献昭和鬯,德养方占岁在壬”则展示了祭祀过程中敬酒的环节,通过三次献酒的动作,象征着和谐与和睦,同时通过占卜预测来年风调雨顺。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古代祭祀礼仪的庄重与神圣,也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读南华外篇述以四言十五章·其八刻意
五德同行,五事分情。山谷为亢,金跃始旷。
居学为修,木荣众求。尊彊为治,如火灼视。
江海无为,似水推移。导引作寿,土则坤久。
四时相守,民莫不有。民各知子,鲜克知母。
水火木金,反为土沉。义仁智礼,是古非今。
此惟圣德,澹然无极。众美从之,以归至域。
其生若浮,其死若休。其寝不梦,其觉无忧。
其名同帝,与一同流。纯素之一,惟神在室。
干越不用,其宝倍密。不亏其纯,其纯乃真。
不杂其素,其素乃具。乃真乃具,五星天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