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园中》
《园中》全文
明 / 李舜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起卧祗茅屋行吟野夫

山林遁世水竹乃忘吾。

莺语春将晚,葵倾日向晡。

怜兹虽负郭,似觉远人徒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遁世(dùn shì)的意思:遁世是一个汉语成语,指的是躲避尘世纷扰,远离尘嚣,过一种隐居的生活。

负郭(fù guō)的意思:指因为背负过重的责任或压力而感到困扰或疲惫。

葵倾(kuí qīng)的意思:倾斜的向阳一面

茅屋(máo wū)的意思:指简陋的房屋或住所。

人徒(rén tú)的意思:人徒指人群拥挤,行动困难。

山林(shān lín)的意思:指山和林木,表示山林之间的景色或山林中的生态环境。

水竹(shuǐ zhú)的意思:水竹是指竹子在水中生长,形容人的品性纯洁高尚,不受外界世俗的影响。

行吟(xíng yín)的意思:指背诵或吟诵诗文时行走徘徊的样子。

野夫(yě fū)的意思:指没有正当职业或事业的人,也可形容生活方式粗野、没有修养的人。

莺语(yīng yǔ)的意思:指美妙的歌声或动听的话语。

远人(yuǎn rén)的意思:指离自己远的人。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李舜臣的《园中》描绘了作者在简陋茅屋中的日常生活和心境。首句“起卧祗茅屋”展现了诗人居住环境的朴素,次句“行吟自野夫”则流露出其不拘小节、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他认识到山林并非逃避尘世的唯一途径,水竹环绕反而让他感到忘却自我。

“莺语春将晚”通过春天傍晚鸟儿的鸣叫,暗示时光的流逝,而“葵倾日向晡”则以向日葵随太阳西斜的姿态,象征着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时间的感知。最后两句“怜兹虽负郭,似觉远人徒”,表达了诗人虽然身居近郊,但内心深处仍有一种远离尘嚣、与世无争的感觉。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田园生活为背景,寓含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淡然态度,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之美。

作者介绍
李舜臣

李舜臣
朝代:明   字:汝谐

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猜你喜欢

枫亭即事

落日枫亭驿,秋风荔子园。

人烟山外尽,渔榜夜深喧。

地迥潮当寺,僧闲月到门。

群贤方竖义,吾意已忘言。

(0)

涂中杂诗·其一

驱马游京国,思家动越吟。

短檠时有梦,孤剑自知心。

驿树寒烟晚,官桥流水深。

羁栖有朋好,聊足慰离襟。

(0)

雨花台

南郭高台迥,乘春数散愁。

雨馀千嶂立,树杪一江流。

地拥莺花胜,情兼水石幽。

角巾差自得,端合老林丘。

(0)

鹦鹉

被宠翻遭絷,能言太逼真。

主恩非不厚,野性讵能驯。

去国长怜尔,呼名辄应人。

江南盛云木,何似陇山春。

(0)

除夕

行到海穷处,仍惊岁尽时。

灯前谁共影,愁里强吟诗。

游子归何日,芳春坐可期。

满城箫鼓动,客思已凄其。

(0)

和马仲房雨

凉风吹昼雨,萧飒自西岑。

细细缘郊迥,霏霏度阙深。

双虹明夕照,万户动秋砧。

为想西征辇,应停北塞阴。

(0)
诗词分类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诗人
唐求 朱弁 王仁裕 商景兰 沈德潜 富弼 任昉 谢惠连 王湾 卢延让 贾至 张继 卢象 武三思 郑成功 徐有贞 萧颖士 丘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