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草间(cǎo jiān)的意思:指在草地上行走,形容人行走时轻快自如。
寒食(hán shí)的意思:指寒食节,也指寒食节期间的寒食禁火。
迹地(jì dì)的意思:指人或动物经过后留下的痕迹或痕迹所在的地方。
鸡啼(jī tí)的意思:指黎明时分,鸡鸣声传遍大地,象征新的一天开始。
家客(jiā kè)的意思:指家庭内外的客人,也指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
江路(jiāng lù)的意思:指江河的航道,也比喻人生道路。
空村(kōng cūn)的意思:空无一人的村庄,形容人烟稀少或寂静无人的场所。
茅屋(máo wū)的意思:指简陋的房屋或住所。
山鬼(shān guǐ)的意思:指山中的妖怪或山里的野兽。也用来形容行为凶恶的人。
岩阿(yán ā)的意思:指人勇敢、坚定,不畏艰险。
野鸡(yě jī)的意思:指品质低劣、不值得重视的事物或人。
疑冢(yí zhǒng)的意思:指怀疑已经死去的人是否真的死了。
遗迹(yí jì)的意思:指历史遗留下来的物品或痕迹。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谢翱所作的《忆过徐偃王祠下作》。诗中描绘了诗人回忆途经徐偃王祠时的情景,充满了对历史遗迹的感慨与怀念。
首句“徐王遗迹地”,点明了地点,暗示着这里曾是古代帝王的活动之地,引出对历史的追忆。接着,“花落旧岩阿”一句,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暗示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花开花落,岁月更迭,遗迹依旧,但人事已非。
“山鬼下茅屋,野鸡啼苧萝。”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荒凉与静谧,山鬼象征着孤寂与神秘,野鸡啼鸣则增添了几分凄凉之感,形象地描绘出祠堂周围环境的冷清与荒芜,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辉煌与今日的萧瑟。
“别祠江路见,疑冢草间多。”这两句将视线从祠堂转向更广阔的自然景观,江边的祠堂与草丛中的疑冢形成对比,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也暗示了历史人物的最终归宿,充满了对生命与死亡的思考。
最后,“寒食思家客,空村记所过。”寒食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诗人在此时回忆起家乡,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同时,空村的景象又与之前的繁华形成鲜明对比,让人感受到时光流转、世事无常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历史遗迹的深切怀念,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屈翁山见过二首·其二
酒浊不可饮,弦悲难重陈。
平生废蓼莪,念子有老亲。
虽无爵与禄,色养逾八珍。
胡风自西来,四海同其尘。
枭獍言大孝,乌哺为不仁。
勉哉反古道,独立如披榛。
葵花虽不实,犹能安其根。
君子垂令名,所以扬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