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避地村居十首·其十》
《避地村居十首·其十》全文
明 / 彭孙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草木中原尽,风烟太白高。

何人回北辙,未忍卧东皋

水肥菱芡秋霖桔槔

故园三亩宅知已蓬蒿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草木(cǎo mù)的意思:指人心惶惶,对一切事物都怀疑和恐惧,过分紧张的心理状态。

东皋(dōng gāo)的意思:指人的志向高远,有远大抱负。

风烟(fēng yān)的意思:指战争、动乱中的烽烟和战火。

故园(gù yuán)的意思:指故乡或家乡。

桔槔(jié gāo)的意思:指在争斗中力量相当,难以分出胜负的局面。

菱芡(líng qiàn)的意思:指人的思想、言行等方面与普通人不同,独具特色。

蓬蒿(péng hāo)的意思:指草木茂盛的样子,也形容人的头发茂盛。

秋霖(qiū lín)的意思:指秋天的雨水。

水肥(shuǐ féi)的意思:指作物生长需要的水和肥料。比喻良好的环境条件和资源供给。

知已(zhī yǐ)的意思:知己是指互相了解、彼此信任的朋友。

中原(zhōng yuán)的意思:指中国北方地区的中心,也泛指中心地带。

三亩宅(sān mǔ zhái)的意思:指狭小的住宅或土地面积很小的住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避难乡村的生活状态与内心情感。首句“草木中原尽”,以“尽”字强烈表达了战乱对大地的破坏,草木凋零,一片荒凉。接着“风烟太白高”一句,以“太白”山作为背景,借以烘托出一种苍茫辽阔的景象,同时也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高远。

“何人回北辙,未忍卧东皋。”这两句直接抒发了诗人的矛盾心情。在战乱中,人们纷纷逃离,而诗人却难以割舍故土,不愿在家乡的土地上躺下,表现出他对家园深深的眷恋和不舍。这种情感的复杂性,让人感受到诗人在动荡时局中的挣扎与无奈。

“浊水肥菱芡,秋霖罢桔槔。”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反映了乡村生活的现状。浊水滋养了菱角和芡实,秋雨使得农事停止,形象地展现了战乱时期农村经济活动的停滞。同时,也暗含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与对当前处境的感慨。

最后,“故园三亩宅,知已长蓬蒿。”诗人将目光投向自己的故园,三亩宅地上长满了蓬蒿,既是对家园荒芜的描述,也是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这句诗以简练的语言,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生活的怀念以及对现实困境的无奈接受。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避难乡村生活中的复杂情感,既有对家园的深深眷恋,也有对战乱时局的无奈与反思,充满了深沉的历史感和个人情感的交织。

作者介绍
彭孙贻

彭孙贻
朝代:明   字:仲谋/羿仁   号:茗斋   籍贯: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   生辰:1615~1673年

彭孙贻(1615~1673年),字仲谋,一字羿仁,号茗斋,自称管葛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明末清初学者,彭孙遹从兄,南明隆武朝太常寺卿彭观民之子。 
猜你喜欢

长田铺二首·其二

晚日东西路,秋风长短亭。

悲歌浑欲绝,衰泪不胜零。

(0)

见梁检法书怀八绝句于广文尉曹处次韵·其一

文力纵横昔未窥,每闻二子说襟期。

来朝借得新诗卷,起我閒窗病酒时。

(0)

六月二十二日病中得雨顿觉沈疴去体欣然起饮遂成一绝

涉秋得雨便生凉,起我萧然病在床。

径自典衣谋一醉,要令清梦略还乡。

(0)

以坡公君如大江日千里我如此水千山底为韵作小诗十四首重送在伯盖深有感于斯句云·其一

落此鼪鼯野,宜从麋鹿群。

何知交友内,而乃得夫君。

(0)

从礼折花携具见过且赋二诗·其二

花好千金未当价,只宜屏隐绣芙蓉。

调笑颇似年少日,妄心今已退重重。

(0)

闻晓角

一声初起晓光浮,吟笛啼猿亦暗羞。

清动月华犹满树,冷呼山色欲归楼。

时萦别馆侵灯过,偶带凉飔入梦流。

谁会酒醒倾耳听,近来沙塞不吹秋。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周昂 钱惟演 何逊 王绩 高似孙 吕渭老 崔涂 郑经 阮元 谭献 谢宗可 萧绎 王鹏运 陈子龙 屠隆 吴师道 余靖 赵孟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