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人回北辙,未忍卧东皋。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草木(cǎo mù)的意思:指人心惶惶,对一切事物都怀疑和恐惧,过分紧张的心理状态。
东皋(dōng gāo)的意思:指人的志向高远,有远大抱负。
风烟(fēng yān)的意思:指战争、动乱中的烽烟和战火。
故园(gù yuán)的意思:指故乡或家乡。
桔槔(jié gāo)的意思:指在争斗中力量相当,难以分出胜负的局面。
菱芡(líng qiàn)的意思:指人的思想、言行等方面与普通人不同,独具特色。
蓬蒿(péng hāo)的意思:指草木茂盛的样子,也形容人的头发茂盛。
秋霖(qiū lín)的意思:指秋天的雨水。
水肥(shuǐ féi)的意思:指作物生长需要的水和肥料。比喻良好的环境条件和资源供给。
知已(zhī yǐ)的意思:知己是指互相了解、彼此信任的朋友。
中原(zhōng yuán)的意思:指中国北方地区的中心,也泛指中心地带。
三亩宅(sān mǔ zhái)的意思:指狭小的住宅或土地面积很小的住宅。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避难乡村的生活状态与内心情感。首句“草木中原尽”,以“尽”字强烈表达了战乱对大地的破坏,草木凋零,一片荒凉。接着“风烟太白高”一句,以“太白”山作为背景,借以烘托出一种苍茫辽阔的景象,同时也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高远。
“何人回北辙,未忍卧东皋。”这两句直接抒发了诗人的矛盾心情。在战乱中,人们纷纷逃离,而诗人却难以割舍故土,不愿在家乡的土地上躺下,表现出他对家园深深的眷恋和不舍。这种情感的复杂性,让人感受到诗人在动荡时局中的挣扎与无奈。
“浊水肥菱芡,秋霖罢桔槔。”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反映了乡村生活的现状。浊水滋养了菱角和芡实,秋雨使得农事停止,形象地展现了战乱时期农村经济活动的停滞。同时,也暗含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与对当前处境的感慨。
最后,“故园三亩宅,知已长蓬蒿。”诗人将目光投向自己的故园,三亩宅地上长满了蓬蒿,既是对家园荒芜的描述,也是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这句诗以简练的语言,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生活的怀念以及对现实困境的无奈接受。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避难乡村生活中的复杂情感,既有对家园的深深眷恋,也有对战乱时局的无奈与反思,充满了深沉的历史感和个人情感的交织。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