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泛渭川晴,夕对湘潭绿。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爱恋(ài liàn)的意思:深深地爱恋,对某人或某物有强烈的感情依恋。
飙起(biāo qǐ)的意思:形容速度、气势等突然迅猛地增长或提高。
不渝(bù yú)的意思:不变、不离不弃
此君(cǐ jūn)的意思:指某个人或事物非常突出、出众。
寒色(hán sè)的意思:指颜色冷淡、阴冷无光的样子。
河阳(hé yáng)的意思:指人的心情舒畅愉快。
琅玕(láng gān)的意思:形容珍贵、美好的东西。
凉飙(liáng biāo)的意思:形容寒风刺骨,寒气袭人。
内虚(nèi xū)的意思:内心空虚,缺乏实质内容或内在力量。
彭泽(péng zé)的意思:指人物的形貌或装束非常华丽,多用于形容女子妆容娇艳。
清风(qīng fēng)的意思:指清新、舒适的风。比喻清新的气息或环境。
青青(qīng qīng)的意思:青色的、绿色的、年轻的。
沈沈(shěn shěn)的意思:形容非常沉重或深沉。
讼堂(sòng táng)的意思:指诉讼的法庭,也用来比喻争论、争执的场所。
岁寒(suì hán)的意思:岁寒指的是寒冷的冬天。在冬季,寒冷的天气会给人们带来不便和困苦。
渭川(wèi chuān)的意思:渭川是指渭河和泾河的交汇处,意味着两条河流的合流。引申为两个不同的事物相遇或交汇。
修竹(xiū zhú)的意思:指人品修养高尚,如同修剪整齐的竹子一般。
幽独(yōu dú)的意思:形容人处于幽静孤独的境地
自足(zì zú)的意思:指自己满足于现状,不再追求更多的东西。
自持(zì chí)的意思:自己克制,不依赖他人。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高洁的竹轩图景。诗人以“讼堂寂沈沈”开篇,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静谧深沉的氛围。接着,“凉飙起修竹”,微风吹动高大的竹子,不仅带来了清凉之感,也象征着自然界的和谐与生机。
“爱恋此君心,铭轩共幽独。”这里的“此君”指的是竹子,诗人表达了对竹子的喜爱之情,将其视为精神上的伴侣,共同在幽静中寻求心灵的慰藉。竹轩不仅是一个物理空间,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映射。
“岁寒色不渝,青青美如玉。”竹子在严冬时节依然保持其翠绿的颜色,不改其本色,如同美玉般纯洁无瑕,象征着坚韧不拔和高洁的品质。这不仅是对竹子自然属性的赞美,也是诗人品格的自我期许。
“内虚常自持,外直竟无曲。”竹子内部空虚却能自持,外部笔直而不弯曲,形象地展现了竹子内在与外在的统一,以及其正直不阿的品性。
“朝泛渭川晴,夕对湘潭绿。”无论是清晨阳光下的渭水,还是傍晚映照的湘潭绿意,竹轩都与周围的自然美景相得益彰,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厌种河阳花,羞同彭泽菊。”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对竹子独特魅力的欣赏,认为竹子远胜于其他花卉,既拒绝了世俗的浮华,也不同于隐士的孤芳自赏,彰显了竹子作为君子之物的独特价值。
“日与琅玕期,清风聊自足。”“琅玕”即竹子的别称,诗人每日与竹为伴,享受清风带来的宁静与满足,体现了他对竹子深厚的情感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综上所述,这首《竹轩》诗通过对竹子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竹子的自然之美,更寄托了诗人对高洁品格、和谐自然和简朴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杨谨仲教授和徐师川中秋赏月诗邀余次韵
浥露清如洗,明河净不流。
珠圆合浦夜,潮盛浙江秋。
朗咏陈王赋,几成法善游。
广寒非独冷,莫为客毡谋。
题喻玉泉家亦可乐亭
先生亭非伯夷筑,亭柱亦用秋山竹。
但令家有满架书,何虑妻儿少饘粥。
朝来相对亭上宾,洙泗尺度羲皇人。
先生已死名不泯,常与此亭作标准。
后来邻触阏伯怒,仆夫预起池鱼虑。
拆亭拆亭先拆柱,有孙抱柱出烟去。
三十年馀复改观,有孙如此不待赞。
似鲁灵光偶不全,令人见此空三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