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题 高 远 亭 宋 /刘 过 戍 古 城 荒 地 势 雄 ,一 亭 分 半 庾 楼 东 。庐 山 面 目 今 真 识 ,江 汉 朝 宗 此 会 同 。司 马 宅 荒 惟 苦 竹 ,元 规 尘 远 尚 古 风 。胡 尘 只 隔 淮 河 在 ,谁 为 长 驱 一 扫 空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长驱(cháng qū)的意思:指长时间地奔驰或长途行军。
地势(dì shì)的意思:指地面的形势或地形。
胡尘(hú chén)的意思:形容人行为放荡不羁、无拘无束,不拘小节的样子。
淮河(huái hé)的意思:指两个相互纠缠的事物或问题,无法分割或解决。
荒地(huāng dì)的意思:指荒凉、贫瘠、无人居住的土地。
会同(huì tóng)的意思:指两个或多个人在思想、意见、行动等方面达到一致,共同合作完成某项任务或解决问题。
江汉(jiāng hàn)的意思:指江河的宽阔和汉水的湍急,比喻宽广的胸怀和奔放的气概。
苦竹(kǔ zhú)的意思:形容人遭受磨难、痛苦的境况。
庐山(lú shān)的意思:比喻事物的高度或者重要性。
面目(miàn mù)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事物的真实情况或本来面貌。
目今(mù jīn)的意思:指当前的现状或时刻。
山面(shān miàn)的意思:指山的表面或山体的一面。
司马(sī mǎ)的意思:指能力出众、有才华的人。
西风(xī fēng)的意思:指西方的风,比喻妻子的言行或行为举止温柔和顺服,对丈夫百依百顺。
庾楼(yǔ lóu)的意思:指人的声音高亢、嘹亮。
真识(zhēn shí)的意思:真实的认识和理解。
元规尘(yuán guī chén)的意思:指人的名誉或声誉一旦受到玷污,就很难恢复。
江汉朝宗(jiāng hàn zhāo zōng)的意思:指朝廷政权的更迭,即一个朝代的兴衰更替。
庐山面目(lú shān miàn mù)的意思:形容事物的真实面貌或本质。
- 翻译
- 守卫着荒凉古战场,亭子位于庾楼东边一半之地。
如今我真正认识了庐山的面貌,江汉两水在此汇合如同朝拜宗庙。
司马的居所已荒废,只有苦竹作伴,元规的遗迹被遥远的西风吹拂。
胡人扬起的尘土只隔了淮河,谁能一鼓作气扫清这一切?
- 注释
- 戍:守卫。
古城:古老的城池。
半:一半。
庾楼:古代的楼阁。
面目:面貌。
今真识:现在真正了解。
江汉:长江和汉水。
会同:汇合。
宅荒:居所荒芜。
惟:只有。
苦竹:象征凄凉的竹子。
元规尘远:元规的遗迹已经遥远。
胡尘:胡人的尘土,代指战乱。
淮河:河流名,中国东部重要分界线。
长驱:快速进军。
一扫空:彻底清除。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荒凉古城与壮丽山河交织的画面。开篇“戍古城荒地势雄,一亭分半庾楼东”两句,设定了一个宏伟而又荒废的场景,古城的雄伟气势与一处偏僻的亭子形成对比,庾楼东侧的亭子似乎成为了观察这个世界的独特视角。
接着,“庐山面目今真识,江汉朝宗此会同”两句,诗人通过对庐山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深刻认识,同时指出江汉之水在朝向某个地方流去,这里可能隐含着一种历史的回忆或者是对某种事物的共同追求。
“司马宅荒惟苦竹,元规尘远尚西风”两句,诗人通过司马宅的荒凉和苦竹的形象表达了一种凄清感。同时,提到“元规”,可能是在追忆历史上的某个时代或事件,而“尚西风”则给人一种物是人非的感觉。
最后,“胡尘只隔淮河在,谁为长驱一扫空”两句,则是一个强烈的对比。胡尘指的是北方的沙尘或者异族的侵袭,只隔着淮河,就像是在询问,有谁能够像古代英雄一样,驰骋疆场,一举扫除一切障碍。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追忆与现实的思考,以及对英雄事迹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喜雪
朔雪自龙沙,呈祥势可嘉。
有田皆种玉,无树不开花。
班扇慵裁素,曹衣讵比麻。
鹅归逸少宅,鹤满令威家。
寂寞门扉掩,依稀履迹斜。
人疑游面市,马似困盐车。
洛水妃虚妒,姑山客漫誇。
联辞虽许谢,和曲本惭巴。
粉署闱全隔,霜台路正赊。
此时倾贺酒,相望在京华。
题汉祖庙
乘运应须宅八荒,男儿安在恋池隍。
君王自起新丰后,项羽何曾在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