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犹未到甘谈尺,一尚难明强说三。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浮名(fú míng)的意思:虚假的声誉或名声
浮利(fú lì)的意思:指不实在的利益,表面上看起来有利,实际上却没有真正的价值。
归山(guī shān)的意思:归还山林,指归隐山野,远离尘嚣。
何堪(hé kān)的意思:形容遭遇困境或不幸时,感到无法承受或难以忍受。
葫芦(hú lú)的意思:比喻事物的形状或状态相似。
回首(huí shǒu)的意思:回顾、回忆过去的事情。
江南(jiāng nán)的意思:江南是指中国南方的江苏、浙江一带,也用来形容美丽的南方风景。在成语中,江南多指江苏、浙江一带的地域。
经卷(jīng juàn)的意思:指经书和书卷,比喻丰富的学识和广博的知识。
举世(jǔ shì)的意思:指在全世界范围内广为人知、人所共知的。
明强(míng qiáng)的意思:明显而强大。
强说(qiáng shuō)的意思:强词夺理,不讲道理。
谁人(shuí rén)的意思:指不知道是谁的人,表示对身份不明的人的疑问。
无心(wú xīn)的意思:没有心思或意愿去做某事
相参(xiāng cān)的意思:相互辉映,相得益彰
依前(yī qián)的意思:按照以前的方式或顺序进行。
拄杖(zhǔ zhàng)的意思:用手杖支撑身体行走
- 注释
- 浮名:指世俗的名誉。
归山:回归山林,隐居。
味转甘:滋味变得更甜美,比喻心境愉悦。
算:考虑,揣测。
契:契合,理解。
道相参:相互理解和共鸣的道路。
寸犹未到:意指不足,微小。
尺:夸大,比喻大话。
强说三:勉强解释或夸大其词。
经卷:佛经书卷。
葫芦:佛教象征智慧的物品。
拄杖:行走时所持的拐杖,也象征修行者的身份。
依前:依旧,仍然。
旧江南:泛指过去的江南地区,可能含有对故乡的怀念。
- 翻译
- 浮华的名声和利益又能怎样承受,回望归隐山林,滋味反而更加甜美。
世间纷扰,无人能真心相投,又有谁能真正理解我的道路。
即使一寸也不满,却偏要谈论一尺,难以明了的事硬要说成三。
手持佛经葫芦和拐杖,我依然如故地挑着担子进入旧日的江南。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世俗浮名浮利的超脱态度,以及归隐山林后的喜悦心情。开篇“浮名浮利两何堪”表明诗人对于那些虚幻不实的荣誉和利益已经看破,不再追求。“回首归山味转甘”则显示出诗人归隐后,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接着,“举世算无心可契,谁人更与道相参”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纷争的淡然,以及对那些能够理解其道德境界的人的渴望。下句“寸犹未到甘谈尺,一尚难明强说三”则是在强调即便是微小的善行或智慧,也是难以言传的。
最后,“经卷葫芦并拄杖,依前担入旧江南”描绘了诗人手持经书和拐杖,带着葫芦(可能指的是简单的生活用品)再次返回到熟悉的江南地区的场景。这里的“担入旧江南”也许暗示了一种对于自然、平淡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过往生活的某种留恋。
整首诗通过平实的语言,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和内心宁静的思想情操。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就芝颂
兀兀者山,胡然其崇。篑土之阶,卷石之丰。
君子介祉,善积之隆。君子积善,自祖徂孙。
何以占之,吉梦斯频。其梦维何,祖锡之勤。
锡之斯何,滋华莘莘。蔼其在庭,有馥其芳。
亦既觉止,芬馨不忘。世祖之泽,念祖之德。
慇斯勤斯,作亭翼翼。既有嘉构,植芝其畔。
而培而灌,滋之九畹。惠风徐来,其香载院。
我有嘉宾,于焉泮涣。既饮其坠露,复纫以为佩。
脩我懿淑,皇祖时对。子子孙孙,式仪式类。
昌炽而臧,有引勿替。本枝奕叶,蕃茂靡秽。
凡百君子,闻风咸喜。作之好歌,以彰其美。
谁其颂之,勉衷者子。聿追来孝,在潘氏孙子。
《就芝颂》【明·霍与瑕】兀兀者山,胡然其崇。篑土之阶,卷石之丰。君子介祉,善积之隆。君子积善,自祖徂孙。何以占之,吉梦斯频。其梦维何,祖锡之勤。锡之斯何,滋华莘莘。蔼其在庭,有馥其芳。亦既觉止,芬馨不忘。世祖之泽,念祖之德。慇斯勤斯,作亭翼翼。既有嘉构,植芝其畔。而培而灌,滋之九畹。惠风徐来,其香载院。我有嘉宾,于焉泮涣。既饮其坠露,复纫以为佩。脩我懿淑,皇祖时对。子子孙孙,式仪式类。昌炽而臧,有引勿替。本枝奕叶,蕃茂靡秽。凡百君子,闻风咸喜。作之好歌,以彰其美。谁其颂之,勉衷者子。聿追来孝,在潘氏孙子。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55067c69e66cee28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