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鞭傥未蹂龙庭,我瑟虽调何忍听。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奔迸(bēn bèng)的意思:形容奔跑的样子,形容充满活力和激情地奔向目标。
此时(cǐ shí)的意思:指当前的时刻或时候。
叠鼓(dié gǔ)的意思:指连续不断地鼓起,形容声音或气势连绵不断。
风沙(fēng shā)的意思:比喻世事变幻无常,充满风险和不确定性。
歌舞(gē wǔ)的意思:形容欢乐繁盛,喧闹热闹。
鼓风(gǔ fēng)的意思:鼓励、振奋、激励
寂寞(jì mò)的意思:形容孤独、冷清,没有人陪伴或交流。
梨园(lí yuán)的意思:梨园是指戏曲演员的聚集地,也泛指戏曲界。
淋漓(lín lí)的意思:形容流动的水或液体充分而顺畅。
六宫(liù gōng)的意思:六宫指的是古代帝王的后宫,也指妃嫔宫廷。
龙庭(lóng tíng)的意思:指帝王的庭院,也比喻权势极大的人物的居所。
銮舆(luán yú)的意思:指皇帝的车驾,也泛指皇帝的权力和地位。
太息(tài xī)的意思:太息是一个表示悲伤、叹息的词语,用来形容心情沉重、忧愁或无奈。
体能(tǐ néng)的意思:体能指的是人体的运动能力和耐力。
渔阳(yú yáng)的意思:渔阳是指渔夫在阳光明媚的天气下垂钓,比喻人们在安逸舒适的环境中消磨时光,不思进取。
玉体(yù tǐ)的意思:指美丽的身躯或容貌。
遭乱(zāo luàn)的意思:遭遇困境或灾难,遭受破坏或损失
- 注释
- 渔阳:古代地名,这里代指边疆战事。
胡旋:源自西域的舞蹈,旋转快速。
銮舆:皇帝的车驾,代指君王。
玉体:对皇后的尊称,此处象征皇室。
梨园:唐代宫廷音乐机构,以培养乐工和演唱宫廷乐曲为主。
蹂龙庭:踏足龙庭,比喻侵犯敌人的核心地带。
我瑟虽调:即使我的瑟琴技艺娴熟。
- 翻译
- 渔阳战鼓震动沙尘,胡旋舞蹈中水花飞溅。
此刻深深叹息,思念着皇上的车驾,问那玉体能否抵挡这孤独寂寞。
皇宫中的妃嫔们因战乱四处逃散,不再有昔日梨园的歌舞繁华。
如果挥鞭尚未踏足敌人的宫殿,即使我瑟琴调得再好,又怎能忍心去弹奏呢。
-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种战乱后的凄凉景象和心境,通过对比过去的繁华与现在的荒凉,抒发了诗人对于往昔时光无法复返的无限哀伤。
"渔阳叠鼓风沙战,泼水淋漓舞胡旋" 两句营造了一种边疆战乱的氛围,渔阳一地在中国历史上多次成为战争的前线,因此这里通过叠击的军鼓声和风沙交加的场景,传达出战争的紧张与混乱,同时“泼水淋漓舞胡旋”则描绘了胡人的舞蹈,这里的“胡旋”可能暗示着外族入侵带来的异域文化。
"此时太息念銮舆,玉体能胜寂寞无" 表达了诗人在战乱背景下的深深叹息和对于往昔美好事物的怀念。这里的“銮舆”通常指的是皇帝的车驾,亦或是帝王的代称,而“玉体”则可能是对皇帝或贵族女性的尊称,通过这种方式,诗人表达了对于逝去时代美好事物无法超越的哀愁。
"六宫遭乱多奔迸,不复梨园歌舞盛" 两句直接点出了战乱导致的后果,即皇室和贵族生活的彻底改变。六宫指的是皇宫,遭遇战乱自然会有许多人四处逃散,而“不复梨园歌舞盛”则是对过去繁华时光的回忆,梨园是唐代设立的地方乐队,以表演歌舞而著名,这里用以表示过去朝廷的富贵与文化艺术的辉煌。
"著鞭傥未蹂龙庭,我瑟虽调何忍听" 最后两句则更深入地表现了诗人的情感。骑马时的“著鞭”和“傥未蹂龙庭”可能暗示着诗人对于过去权力中心的怀念,而“我瑟虽调”表明即使乐器依旧能发出悦耳的声音,但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仍然无法忍受这种音乐,因为它只能勾起更多的哀愁。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反差的手法,展现了战乱导致的文化断裂与个人情感上的巨大落差,诗人以深沉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动荡时世下的哀伤图景。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