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露将微风,披洒中所欲。
外苛稍已蠲,畴能解中燠。
循往心既乖,慨来身如束。
白日(bái rì)的意思:指白天、日间。也可用来形容事情明摆着的、显而易见的。
旦夕(dàn xī)的意思:指时间非常短暂,形容事情的发展迅速或情况的变化突然。
当门(dāng mén)的意思:指在门前担任门卫的人员,也用于比喻担任某种职责或承担某种责任。
递相(dì xiāng)的意思:相互传递、相继发生
顾视(gù shì)的意思:顾虑并注意观察。
衡门(héng mén)的意思:衡门是指守门的人不分青红皂白,一概不让进。形容对人不加以区别对待,一视同仁。
居然(jū rán)的意思:表示事情出乎意料、超乎想象,常常带有一定的惊讶、不可思议的意味。
金气(jīn qì)的意思:形容人的气质高雅、出众,有一种金子般的光辉和气势。
空谷(kōng gǔ)的意思:空谷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环境或场景的寂静、空旷和安静。
门下(mén xià)的意思:门下指的是一个老师的学生或门徒。
能解(néng jiě)的意思:能够解决问题或难题。
气厉(qì lì)的意思:形容气势威猛,威力强大。
微风(wēi fēng)的意思:微弱的风,指轻柔的风。
相属(xiāng zhǔ)的意思:指两者互相关联、相互依存的关系。
幸免(xìng miǎn)的意思:避免遭受不幸或灾祸。
玄蝉(xuán chán)的意思:指伪装、假扮。
偃息(yǎn xī)的意思:停止、休息
一何(yī hé)的意思:表示程度或数量之大,常用于修饰形容词或动词。
这首明代诗人王世贞的《初秋屏居有感》描绘了作者在衡门静养的生活情景。首句“偃息衡门下”表达了诗人归隐简静的生活状态。接下来,“旦夕寡来躅”暗示了日常访客稀少,生活清寂。诗人享受着“澄露将微风”的自然恩赐,感到身心舒畅。
然而,外部世界的烦扰并未完全消除,“外苛稍已蠲,畴能解中燠”表达了对世俗压力的减轻,但内心仍有忧虑。蝉鸣声声,引发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玄蝉高树间,哀吟递相属”,寓言自己在岁月催促下的无奈。
“不念金气厉,令我白日促”进一步表达了对秋季严寒的担忧,以及对时光匆匆的忧虑。诗人意识到过去的追求与当前的境遇不符,“循往心既乖”,感到身陷困境。“慨来身如束”形象地刻画出内心的束缚感。
尽管如此,诗人并未完全沉溺于忧郁,反而在庭园的幽静和兰草的芬芳中找到了慰藉,“顾视庭之幽,兰芬一何馥”。他庆幸自己得以避免尘世纷扰,安然置身于山谷之中。
整首诗通过描绘初秋的景色和个人心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反思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在现实与理想之间的挣扎与平衡。
雁飞渡江谋稻粱,江人趁熟亦渡江。
雁下江中唼蘋藻,人饥尽属江中央。
天长水阔罗网多,无衣无食可奈何?
人声未断雁声起,弃儿呱呱道傍死。
不见雁春还北飞,人今去此将何之?
叹息人穷不如鸟,何日相随如雁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