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读 楚 骚 宋 /史 弥 宁 一 蕊 青 镫 手 自 挑 ,霜 风 木 叶 下 亭 皋 。篆 香 销 尽 寒 灰 塌 ,细 嚼 梅 花 味 楚 骚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楚骚(chǔ sāo)的意思:楚骚是指楚辞中的艰深辞章,也泛指辞章中的华丽辞藻。
风木(fēng mù)的意思:指人品或道德高尚,坚守正义而不受外界诱惑或压力的人。
寒灰(hán huī)的意思:指贫困、落魄的境况。
梅花(méi huā)的意思:指人的品质或才能在逆境中得以展现出来。
木叶(mù yè)的意思:指人的名声或事物的声誉,如同树叶一样轻飘飘,容易被风吹落,形容不牢固、不可靠。
青镫(qīng dèng)的意思:指年轻有为的人,也可形容年轻人的冲劲和朝气。
霜风(shuāng fēng)的意思:形容寒冷的风。
亭皋(tíng gāo)的意思:指高山的峰顶或山头。
篆香(zhuàn xiāng)的意思:形容书法、篆刻等艺术作品的气味芬芳香醇。
- 注释
- 一蕊:一朵花蕊。
青镫:青色的油灯。
手自挑:亲手挑选。
霜风:秋风带有寒霜。
木叶:落叶。
亭皋:亭子旁边的小路或草地。
篆香:篆刻图案的香料。
销尽:燃尽。
寒灰塌:冷灰堆积。
细嚼:慢慢品味。
梅花味:梅花的香气。
楚骚:楚辞中的诗歌,这里指代哀愁或深沉的情感。
- 翻译
- 独自手持青灯挑选花蕊,秋风吹过树叶飘落在亭台边。
篆刻的香烟燃尽,冷灰落下,细细品味着梅花的香气,仿佛在吟诵楚辞中的哀愁。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史弥宁的作品,名为《读楚骚》。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通过对古代文学作品《楚辞》的阅读而产生的情感体验与思考。
“一蕊青镫手自挑”,这里的“一蕊”指的是细小的一点或少量,"青镫"则是用来比喻梅花的清纯。诗人通过这一句表达了自己亲手挑选这些诗歌精华的行为,既展示了对《楚辞》深入研究的态度,也体现了诗人独自一人沉浸于古典文学之美的场景。
“霜风木叶下亭皋”,这一句描绘了一幅寒冷季节中诗人阅读的图景。"霜风"指的是带有霜冻气息的微风,而"木叶"则是秋末冬初时枯黄的树叶。"亭皋"常用来形容古代宫殿或园囿中的建筑物,诗中此处使用来营造出一片宁静而又略带凄凉气氛的环境。
“篆香销尽寒灰塌”,这里的“篆香”指的是书卷间散发出的淡淡墨香,而"销尽"则表达了这种香味已经消失殆尽。"寒灰塌"形象地描述了一种时间长久而使事物变得荒废凄凉的情景。在这里,诗人通过对香气的描写,传达出了自己对于过往文化遗产的缅怀之情。
“细嚼梅花味楚骚”,这一句则表现了诗人的阅读体验。"细嚼"形容的是诗人仔细品读诗文,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要慢慢咀嚼,深入理解。而"梅花味"则是对《楚辞》中那种孤独清高的精神气质的比喻,而"楚骚"正是指这部古代文学作品。通过这一句,诗人传达了自己对于这些文学作品不仅仅是表面的阅读,更是深入内心的体验和感悟。
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楚辞》深刻理解与个人情感共鸣,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在寒冷寂寞中寻求精神寄托的情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余观近时诗人往往有以前代台名为赋者辄用效颦以消馀暇·其三朝阳台
巫峰十二青参差,石形俨现仙娥姿。
苍藤翠木怯凄冷,精诚夜感襄王思。
仙衣缥缈仙裙湿,云影飘飖雨声急。
阳台朝暮不胜情,高唐想像愁无极。
梦中奇遇事杳冥,公子雕辞亦胸臆。
荒凉古庙屹江干,台空不见行云迹。
游人怅望尚徘徊,古碑寂寂荒莓苔。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