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释奠子刘子祠下前此未有之礼也》
《释奠子刘子祠下前此未有之礼也》全文
清 / 全祖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尚有讲堂在,依然带草滋。

是谁通小学未易先师

木末花开日,江头稻熟时。

破荒陈俎豆,蘋藻一歆之。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陈俎(chén zǔ)的意思:指陈设盛满美食的案几,比喻高官厚禄的生活。

讲堂(jiǎng táng)的意思:指讲学的地方或讲学的形式。

江头(jiāng tóu)的意思:指人的头部,比喻人的智力、才华或者能力。

木末(mù mò)的意思:木末指木头的末梢,比喻事物的最后一点或最后的结果。

破荒(pò huāng)的意思:破荒指开垦荒地,使之有人居住。也比喻开辟新事业或发展新领域。

未易(wèi yì)的意思:指事物未经改变或未经易变,保持原状。

先师(xiān shī)的意思:指先人、前辈,特指对自己有很大影响和启示的老师或前辈。

小学(xiǎo xué)的意思:小学是指学龄前儿童接受正规教育的起点,也指学习基础知识的阶段。

依然(yī rán)的意思:仍然如此,依旧不变

俎豆(zǔ dòu)的意思:指古代祭祀时摆放在祭坛上的肉食和豆子,比喻人们为了争夺利益而互相争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古代教育与祭祀活动的追忆与感慨。首句“尚有讲堂在,依然带草滋”描绘出一片荒废却仍保留着历史痕迹的场景,讲堂虽在,却已长满野草,透露出一种岁月流转、物是人非的沧桑感。接着,“是谁通小学,未易谒先师”表达了对古代教育者的敬仰与怀念,提出疑问:是谁传承了古代的教育智慧?是否能轻易拜见先贤,学习他们的教诲?

“木末花开日,江头稻熟时”则将场景转换至自然之中,描绘了一幅春花烂漫、秋稻丰登的画面,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四季的更迭。最后,“破荒陈俎豆,蘋藻一歆之”表达了对古代祭祀仪式的追忆,即使是在荒废之地,人们仍然以最朴素的方式进行祭祀,献上祭品,表达对先人的尊敬与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历史遗迹与自然景象,表达了对古代教育与祭祀文化的深深敬意和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之情。

作者介绍
全祖望

全祖望
朝代:清   字:绍衣   号:谢山   籍贯:浙江鄞县(今鄞州区洞桥镇沙港村)   生辰:1705-1755

全祖望(1705-1755),清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浙东学派重要代表,字绍衣,号谢山,学者称谢山先生,浙江鄞县(今鄞州区洞桥镇沙港村)人。曾主讲于浙江蕺山书院,广东端溪书院。上承清初黄宗羲经世致用之学,博通经史,在学术上推崇黄宗羲、万斯同,于南明史实广为搜罗纂述,贡献甚大,其著作极为丰富,达35部,400多卷,且大多数学术著作用力极深。其主要著作有:《鲒埼亭集》、《困学纪闻三笺》、《七校水经注》、《续甬上耆旧诗》、《经史问答》、《读易别录》、《汉书地理志稽疑》、《古今通史年表》等。 
猜你喜欢

手边云起何时雨,笔下波生不待风。

(0)

送殷判官归上都

漾舟云路客,来过夕阳时。

向背堪遗恨,逢迎宿未期。

水容愁暮急,花影动春迟。

别后王孙草,青青入梦思。

(0)

梅花落二首·其二

胡地少春来,三年惊落梅。

偏疑粉蝶散,乍似雪花开。

可怜香气歇,可惜风相摧。

金铙且莫韵,玉笛幸徘徊。

(0)

绍古辞七首·其五

凭楹玩夜月,迥眺出谷云。

还山路已远,往海不有群。

徘徊清淮汭,顾慕广江濆。

物情乖喜歇,守操古难闻。

三越丰少姿,容态倾动君。

(0)

近代吴歌.前溪

黄茑结蒙茏,生在洛溪边。

花落逐流去,何见逐流还。

(0)

杨叛儿·其二

暂出白门前,杨柳可藏乌。

郎作沈水香,侬作博山炉。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李夫人 柳泌 开元宫人 阎立本 魏知古 蔡新 薛媛 史青 黄丕烈 颜仁郁 胡令能 曹彪 王继鹏 王翙 崔枢 许宣平 黄式三 查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