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陈俎(chén zǔ)的意思:指陈设盛满美食的案几,比喻高官厚禄的生活。
讲堂(jiǎng táng)的意思:指讲学的地方或讲学的形式。
江头(jiāng tóu)的意思:指人的头部,比喻人的智力、才华或者能力。
木末(mù mò)的意思:木末指木头的末梢,比喻事物的最后一点或最后的结果。
破荒(pò huāng)的意思:破荒指开垦荒地,使之有人居住。也比喻开辟新事业或发展新领域。
未易(wèi yì)的意思:指事物未经改变或未经易变,保持原状。
先师(xiān shī)的意思:指先人、前辈,特指对自己有很大影响和启示的老师或前辈。
小学(xiǎo xué)的意思:小学是指学龄前儿童接受正规教育的起点,也指学习基础知识的阶段。
依然(yī rán)的意思:仍然如此,依旧不变
俎豆(zǔ dòu)的意思:指古代祭祀时摆放在祭坛上的肉食和豆子,比喻人们为了争夺利益而互相争斗。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古代教育与祭祀活动的追忆与感慨。首句“尚有讲堂在,依然带草滋”描绘出一片荒废却仍保留着历史痕迹的场景,讲堂虽在,却已长满野草,透露出一种岁月流转、物是人非的沧桑感。接着,“是谁通小学,未易谒先师”表达了对古代教育者的敬仰与怀念,提出疑问:是谁传承了古代的教育智慧?是否能轻易拜见先贤,学习他们的教诲?
“木末花开日,江头稻熟时”则将场景转换至自然之中,描绘了一幅春花烂漫、秋稻丰登的画面,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四季的更迭。最后,“破荒陈俎豆,蘋藻一歆之”表达了对古代祭祀仪式的追忆,即使是在荒废之地,人们仍然以最朴素的方式进行祭祀,献上祭品,表达对先人的尊敬与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历史遗迹与自然景象,表达了对古代教育与祭祀文化的深深敬意和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