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谢面》
《谢面》全文
宋 / 谢枋得   形式: 古风

丰年自古来牟,四月麦熟秋收

天厨送食不待求,有面本饦吾何忧。

安得化身儿童,戏沙作面可报答

授记或为阿育王,请铸八万四千塔。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阿育(ā yù)的意思:指人们对于长寿、健康、幸福的祝愿。

报答(bào dá)的意思:

(1).犹答复。 晋 袁宏 《后汉纪·光武帝纪四》:“上甚悦。素闻其声,虚心相待,每报答之,常手书称字。”《周书·卢柔传》:“书翰往反,日百餘牒。 柔 随机报答,皆合事宜。” 唐 元稹 《酬乐天余思不尽》诗:“次韵千言曾报答,直词三道共经纶。” 宋 曾巩 《答袁陟书》:“辱足下爱之深,处之重,不敢不报答。”
(2).酬报。《宋书·孝义传·吴逵》:“ 逵 时逆取邻人夫直,葬毕,众悉以施之, 逵 一无所受,皆佣力报答焉。”《南史·齐南康王子琳传》:“羣臣奉宝物名好,尽直数百金, 武帝 为之报答亦如此。”
(3).报谢恩惠。今多指用实际行动来表示感谢。《南史·江革传》:“卿荷国厚恩,已无报答,乃为虏立铭,孤负朝廷。” 元 无名氏 《桃花女》第一折:“我当口中衔铁,背上披鞍,报答你也。” 巴金 《朋友》:“你们待我太好了,我简直没法报答你们。”如:我们决心以更大的成绩来报答党的关怀。
(4).报聘。《后汉书·郑众传》:“今幸有度 辽 之众扬威北垂,虽勿报答,不敢为患。”

不待(bù dài)的意思:不等待,不耐烦

儿童(ér tóng)的意思:指年幼的孩子。

丰年(fēng nián)的意思:指农作物丰收的年景,也用来形容事业或生活充满丰富和富裕的状态。

化身(huà shēn)的意思:指某种形象或特征在另一种形象或特征中得到体现或表现。

来牟(lái móu)的意思:指人们在追求利益时,不择手段、不择良法,以达到目的的行为。

麦熟(mài shú)的意思:形容事情已经到达最佳状态,可以收获或取得成功。

秋收(qiū shōu)的意思:秋天收获庄稼的季节,比喻努力工作后取得的丰收成果。

授记(shòu jì)的意思:传授知识或技能,教导学生记忆。

天厨(tiān chú)的意思:指天上的良厨,比喻天赋的才能或高超的厨艺。

自古(zì gǔ)的意思:从古至今,自古以来。

阿育王(ā yù wáng)的意思:指一个君主或统治者,具有仁慈、智慧和善治的特质。

八万四千(bā wàn sì qiān)的意思:形容数量众多,极其繁多。

鉴赏

这首诗名为《谢面》,是宋代诗人谢枋得所作。诗中表达了对丰收的喜悦和对食物的感恩之情。首句“丰年自古说来牟”描绘了丰年的景象,暗示着今年的麦收格外喜人,甚至超过秋季的硕果累累。接着,“四月麦熟胜秋收”进一步强调了这个丰收的季节。

诗人感慨“天厨送食不待求”,意思是上天仿佛知道人们的需要,自然的馈赠无需人们特意祈求。他以“有面本饦吾何忧”表达对生活富足的满足,即使是最简单的面食也能带来安心。诗人想象自己能化身为儿童,以戏沙作面的方式回报这份恩赐,寓意简单而真挚的感激。

最后两句“授记或为阿育王,请铸八万四千塔”则借用了佛教故事,阿育王是印度著名的佛教国王,曾广建佛塔以纪念佛法。诗人在这里表达的是,如果有机会,他也愿意像阿育王一样,用丰盛的粮食建造象征感恩的塔,以此来纪念这丰年和生活的馈赠。

总的来说,这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展现了诗人对丰收的喜悦以及对自然和生活的深深敬畏与感激。

作者介绍
谢枋得

谢枋得
朝代:宋   字:君直   号:叠山   籍贯:江西信州弋阳   生辰:1226~1289年

谢枋得(1226~1289年4月25日),字君直,号叠山,别号依斋,信州弋阳(今江西省上饶市弋阳县)人。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诗文豪迈奇绝,自成一家。担任六部侍郎,聪明过人,文章奇绝;学通“六经”,淹贯百家,带领义军在江东抗元,被俘不屈,在北京殉国,作品收录在《叠山集》。他蔑视权贵,嫉恶如仇,爱国爱民,用生命和行动谱写了一曲爱国的壮丽诗篇。
猜你喜欢

晋谢将军庙

苻秦亲自到淮淝,真有回山倒海威。

只遣八千精锐去,能令百万败亡归。

虽从太傅求方略,要是将军识事机。

庙食如今知几岁,英风隐隐动窗扉。

(0)

祀马将军竹枝辞·其八

几年精爽尚依依,水旱只须来祷祠。

劝汝乡人宜善事,祀时同唱竹枝辞。

(0)

满江红·其二寿野渡

弧矢开祥,喜从此、旬兼九日。

新岁改、椒盘献颂,齐头七十。

渐入唐人诸老画,可追洛社耆英集。

有陶潜、三径健吟哦,贫而适。摘仙桂,探蟾窟。

敛洪藻,归麟笔。总古先传记,讥评得失。

不朽芬芳垂简册,浮荣土苴轻簪笏。

看年如、卫武粲成章,诗传抑。

(0)

菊秋晓枕偶成

希年七十又加零,渐脱尘缘万事轻。

冉冉壮心随岁减,萧萧衰鬓与霜明。

愁倾白堕嫌无量,老对黄花更有情。

欲写秋容到寥廓,却惭健笔欠纵横。

(0)

寄兴·其一

希年逾五叹无闻,岁事从头又一新。

徒得襄阳齿耆旧,却惭庄子号陈人。

垂垂榆景已侵耄,冉冉花辰不减春。

日涉丘园今已矣,北山亦足了閒身。

(0)

又题霅陇坟庵

斗大山庵历几春,茂林丰草绿初匀。

青山缭绕犹列戟,玉涧萦回似曳绅。

新竹羽成雏凤尾,古松鳞长老龙身。

吾年已迈嗟无用,表道泷冈尚欠人。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彭泰翁 钟谟 洪子舆 徐商 甄后 吴隐之 李勋 左芬 程邃 乙支文德 洪天锡 周处 贾充 韩肖胄 孙周卿 崔子向 封彦卿 乐昌公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