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用(bù yòng)的意思:不需要、不必要
津头(jīn tóu)的意思:津头指的是河流、湖泊等水域的源头部分,也可引申为事物的开端。
勒马(lè mǎ)的意思:指停止马匹前进,比喻及时制止错误行为或阻止事情发展。
鸣鸡(míng jī)的意思:指天亮的时候鸡鸣,比喻事情的开端或发生的征兆。
人家(rén jiɑ)的意思:人家指别人或他人,多用于指代对方的家庭、身份或情况。
太平(tài píng)的意思:太平指的是社会安定、国泰民安的状态,也可以表示和平、安宁的境地。
未消(wèi xiāo)的意思:未消指尚未消失或结束,还在持续进行中。
萧萧(xiāo xiāo)的意思:形容风声、树叶等发出的声音,也可形容草木凋零、寂静无声。
斜月(xié yuè)的意思:指月亮不是圆满的状态,而是呈现出一种斜倚或半圆形的形状。
烟火(yān huǒ)的意思:烟火是指烟雾和火焰,也用来比喻世间的红尘繁华和短暂的美好。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出行于广阔天地间的景象,充满了宁静与和谐的气息。
首句“斜月鸣鸡夜未消”,以斜挂天际的月亮和鸡鸣声为引子,勾勒出夜晚尚未完全褪去的宁静景象。斜月暗示着时间的过渡,鸡鸣则预示着新一天的开始,两者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微妙的动态美。
次句“人家烟火共萧萧”,将视线转向人间,描绘了晨起时分,家家户户升起的炊烟与四周的寂静相映成趣的场景。这里的“萧萧”不仅指风声,也暗含了清晨的清冷与宁静,与烟火的温暖形成了鲜明对比,展现了乡村生活的质朴与和谐。
后两句“太平不用津头问,勒马淩霜渡野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在这样的和平年代,人们无需担忧渡口的安全问题,可以放心地骑马越过霜冻覆盖的田野小桥。这两句不仅表达了对社会安定的赞美,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清晨时分乡村的宁静与和谐,以及在和平年代人们生活中的自由与惬意,是一幅生动的田园画卷。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观习礼神乐观归时有作
维皇恭明祀,卜郊时再阳。
指期戒先事,习吹诵故章。
竹宫俨清閟,羽佩溢中堂。
蕝阶罗舞钺,著位表官行。
升歌出睿藻,妙奏发清商。
胪音肃远响,华钟泛高张。
虚罍待实醴,荐璧愿承筐。
想兹天步临,穆若垂景光。
骏奔贵有恪,报说永无疆。
岂同交门享,恍惚事神方。
揆余承人乏,具寮惭奉常。
兹焉陪群彦,会此灵畤旁。
执礼素寡术,敕躬何敢忘。
愧无《安世歌》,徘徊望斋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