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庆云八咏·其一湖山鼎峙》
《庆云八咏·其一湖山鼎峙》全文
明 / 成鹫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百里(bǎi lǐ)的意思:表示距离很远,指非常遥远的地方。

不销(bù xiāo)的意思:指无论怎样追求,都无法达到或实现。

大冶(dà yě)的意思:指人才蕴藏潜力巨大,只待发掘。

鼎足(dǐng zú)的意思:形容三者势均力敌,互不相让。

东南(dōng nán)的意思:指东南方向。

函盖(hán gài)的意思:函盖指的是封套和封面,用来比喻一种全面包括或涵盖的意思。

金石(jīn shí)的意思:指坚固不可动摇的事物,也比喻极其珍贵的东西。

莫愁(mò chóu)的意思:不必担忧、不必忧愁

乾坤(qián kūn)的意思:指天地宇宙,泛指世界万物。

千重(qiān zhòng)的意思:指层层叠叠,重重叠叠的意思。

销镕(xiāo róng)的意思:销镕是一个汉字成语,指的是金属器物经过熔炼、铸造等过程后,去除杂质,使其纯净光滑。引申含义是指人才经过历练,去除瑕疵,变得出类拔萃。

函盖乾坤(hán gài qián kūn)的意思:函盖乾坤是指一件事物的能力、影响力或者规模非常广泛,能够覆盖天地间的一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湖光山色的壮丽景象,以“湖光百里路千重”开篇,展现出广阔无垠的湖面与连绵起伏的山脉,形成了一幅宏大的自然画卷。接下来,“鼎足东南见此峰”一句,巧妙地将湖山比作鼎足,形象地描绘出东南地区独特的地理风貌,强调了此处山峰的重要性。

“函盖乾坤归大冶”,进一步深化了对自然力量的赞美,将天地万物都囊括在内,比喻为大冶所铸,寓意着自然界的伟力与和谐。最后,“莫愁金石不销镕”则表达了对自然永恒不变的信念,即使是最坚硬的金石,在自然的力量面前也终将溶解,以此来强调自然之美的不可抗拒和永恒。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宇宙规律的深刻理解,体现了明代文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作者介绍
成鹫

成鹫
朝代:明

成鹫(1637-1722),清朝初年广东肇庆鼎湖山庆云寺僧。又名光鹫,字迹删,号东樵山人。俗姓方,名觊恺,字麟趾,番禺(今属广东省)人。出身书香仕宦世家。其为人豪放倜傥,诗文亦卓厉痛快,尽去雕饰,颇有似庄子处。沈德潜誉为诗僧第一。作品有《楞严直说》十卷、《鼎湖山志》八卷、《咸陟堂集》四十三卷、《金刚直说》一卷、《老子直说》二卷、《庄子内篇注》一卷等。 
猜你喜欢

和饶介之春夜七绝·其五

沧浪波涛阔,昆崙世界多。

吾无缩地法,谁有步天歌。

(0)

题渔乐手卷

江湖如此两閒人,除是玄真与季真。

长笛自吹皆古调,短篷相并即比邻。

科头不异今渔者,托迹空闻古逸民。

亦有渌阳湖上客,买舟来约理丝纶。

(0)

和周伯温参政九日南园宴集诗二首·其一

步履巉岩若跨鳌,望中诗兴与秋高。

西山拄笏东山屐,右手持杯左手螯。

返照入湖明塔影,断云将雨过林皋。

松间饮散归来晚,金粉霏霏湿锦袍。

(0)

次曹新民感时伤事韵三首·其二

北伧老作江南客,抚卷令人百感生。

天下纷纷何日定,胸中磊磊有时平。

沧江日映旌旗影,紫塞风悲鼓角声。

今日封侯总年少,老来豪气谩峥嵘。

(0)

赋长律二十二韵题吴江郭州判索送谢太守诗卷

持节吴江日,分符槜李辰。

双螭交赤帜,五马挟朱轮。

冻雨连清道,灵风动洒尘。

字民亲若子,破敌捷如神。

水寺题诗遍,田家问俗频。

莺花苕霅晓,烟树洞庭春。

是处歌龚遂,连城借寇恂。

湖山当大郡,封壤接比邻。

在昔京都富,于今府库贫。

三苗空掠地,百粤阻通津。

赤县伤凋瘵,苍生受苦辛。

髓枯肤未剥,病亟气难伸。

画省持衡鉴,乌台列缙绅。

谈兵犹辩士,献策尚从人。

閒世才难得,如公孰与伦。

抚时先恺悌,起废莫因循。

城筑工尤大,田毛赋必均。

烬馀驱瓦砾,兵后剪荆榛。

惠化仍多举,祯祥或可臻。

铸钱资国费,赈粟散仓陈。

和气随天转,舆情与日新。

斐章书令德,史笔待词臣。

(0)

题贺耕叟晚香亭

陶翁本爱菊,屈子亦餐英。

两贤天壤间,千古清风清。

翁乎饮辄醉,子也空独醒。

何如贺狂客,不羡身后名。

中州有沃壤,丧乱不得耕。

种菊数十本,得酒还自倾。

自歌仍自和,乌乌作商声。

陶然有馀乐,聊复全此生。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启功 卓文君 吉鸿昌 李嘉佑 沈雁冰 惠能 来鹄 唐温如 魏征 林佩环 刘子玄 刘昚虚 李季兰 赵徵明 仲子陵 陈慥 王庭珪 刘子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