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近煖云湿,夜深闻雁低。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榆(bái yú)的意思:指人死后的尸体。比喻人的生命已经消逝。
长嘶(cháng sī)的意思:形容声音高亢、嘹亮。
春草(chūn cǎo)的意思:指在春天生长的草,比喻年轻的人或事物。
穆王(mù wáng)的意思:指君主贤明,治理国家有道德和智慧。
冉冉(rǎn rǎn)的意思:指事物缓慢而持续地生长或变化的样子。
声音(shēng yīn)的意思:指声音洪亮、响亮。
夜深(yè shēn)的意思:指夜晚时间已经很深,表示时间已经很晚了。
一长(yī cháng)的意思:指一个人在某个领域或方面具有突出的才能、技能或成就。
悠悠(yōu yōu)的意思:形容时间长久、漫长。
羽翮(yǔ hé)的意思:羽翮是一个比喻,形容人才或者能力超群,具有出类拔萃的才华和能力。
竹西(zhú xī)的意思:指人品高尚,操守正直,不受外界诱惑。
- 鉴赏
这首《闻雁》由元代诗人虞集所作,描绘了夜晚听到雁鸣时的景象与感受。
首句“楼近煖云湿”,描绘了一幅温暖湿润的云层贴近楼宇的画面,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湿润的氛围。次句“夜深闻雁低”,点明时间已至深夜,雁声低沉,仿佛从遥远的天际传来,增添了几分孤独与辽阔之感。
接着,“声音灯外尽”一句,将视线从天空拉回室内,暗示着雁鸣声在灯火之外逐渐消失,强调了声音的穿透力和空间的广阔。而“羽翮月边迷”则进一步渲染了雁群飞行的景象,月光下,雁翼的影子似乎迷失在夜空中,给人以无限遐想。
“冉冉白榆上,悠悠黄竹西”两句,通过具体的景物——白榆树和黄竹,将雁群的踪迹具象化,同时“冉冉”和“悠悠”两个叠词,生动地描绘了雁群缓缓移动的姿态,以及它们在不同地点留下的痕迹。
最后,“应逢穆王骏,春草一长嘶”以古代传说中的穆王骏马为喻,表达了对雁群未来旅程的想象与期待。这里不仅寄托了对雁群安全抵达目的地的美好祝愿,也暗含了对自由飞翔的向往与赞美。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听觉、视觉与想象相结合,构建了一个既富有画面感又充满情感的世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