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寒那可忍,负此卒岁功。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灯火(dēng huǒ)的意思:指夜晚的灯光,也用来比喻人们的生活、劳动和希望。
纺绩(fǎng jì)的意思:指人们勤劳工作取得的成绩。
赴官(fù guān)的意思:指前往担任官职或接受官方任命。
服卉(fú huì)的意思:指服从、顺从、顺利完成任务。
旧服(jiù fú)的意思:指旧衣服,比喻过时、陈旧、不合时宜的事物。
缕缕(lǚ lǚ)的意思:形容细小、轻柔的声音或气息。
木绵(mù mián)的意思:指木头和棉花,比喻言辞空洞,没有实质内容。
凄凄(qī qī)的意思:形容寂寞、凄凉、哀怨的样子。
凄凛(qī lǐn)的意思:形容气氛或情感非常悲伤凄凉。
秦娥(qín é)的意思:指女子的容貌美丽动人。
茸茸(róng róng)的意思:茸茸,形容柔软、细腻或茂盛的样子。
输入(shū rù)的意思:将信息或数据引入到系统中。
束素(shù sù)的意思:束缚自己的言行,不敢放肆或放松。
霜风(shuāng fēng)的意思:形容寒冷的风。
岁寒(suì hán)的意思:岁寒指的是寒冷的冬天。在冬季,寒冷的天气会给人们带来不便和困苦。
岁功(suì gōng)的意思:岁月积累下来的功劳或成就。
头纲(tóu gāng)的意思:指文章或计划的主要大纲或要点。
一束(yī shù)的意思:指一束由多个相同物品或相似物品组成的东西,也可引申为一群人或一系列事物。
殷勤(yīn qín)的意思:殷勤指对人热情周到,关心体贴,有礼貌和友好的态度。
殷红(yān hóng)的意思:形容颜色非常红,鲜艳夺目。
余年(yú nián)的意思:余年指的是剩余的时间,即还有多少年可以活着。
织成(zhī chéng)的意思:指通过努力和刻苦工作,把事情或计划完成。
自余(zì yú)的意思:自己多余。指自身优势或能力超过对方,使对方无从应对。
卒岁(zú suì)的意思:年底,年末。
昨夜(zuó yè)的意思:指过去的夜晚,通常用来表示过去的事情或经历。
白茸茸(bái róng róng)的意思:形容某物洁白而柔软,如雪或绒毛。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宋末元初时期扬州的景象与人物生活状态,充满了浓厚的历史沧桑感和人文关怀。
首句“扬州旧服卉,木绵白茸茸”,以扬州的古老风俗和木绵的洁白柔软,勾勒出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画面。接着,“缕缕自余年,纺绩灯火中”描述了人们在灯火通明的夜晚辛勤纺线的情景,体现了劳动人民的坚韧与勤劳。
“织成一束素,上有浴海鸿”一句,通过织物上的图案——浴海鸿,寓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接下来,“岁寒若可恃,凄凄凛霜风”则表达了在严冬季节里,人们依然坚守着自己的信念和希望,不畏艰难。
“昨夜县牒下,头纲出城东”描绘了官府下达命令,头批货物即将运出城门的场景,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变迁。而“殷勤赴官急,瘢疮免殷红”则赞扬了人们在面对紧急情况时的积极应对和无私奉献精神。
最后,“我寒那可忍,负此卒岁功”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辛劳付出的同情与敬佩,同时也流露出对社会不公的感慨。“不知落谁手,输入秦娥宫”则以一种无奈和忧虑的口吻,预示着这些劳动成果可能落入权贵之手,暗示了当时社会阶层的不平等。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宋末元初时期社会的风貌,以及普通百姓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戏赠阌乡秦少公短歌
去年行宫当太白,朝回君是同舍客。
同心不减骨肉亲,每语见许文章伯。
今日时清两京道,相逢苦觉人情好。
昨夜邀欢乐更无,多才依旧能潦倒。
怅诗
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
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楞严经偈
觉海性澄圆,圆澄觉元妙。
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
迷妄有虚空,依空立世界。
想澄成国士,知觉乃众生。
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
有漏微尘国,皆依空所生。
沤灭空本无,况复诸三有。
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
圣性无不通,顺逆皆方便。
初心入三昧,迟速不同伦。
色想结成尘,精了不能彻。
如何不明彻,于是获圆通。
音声杂语言,但伊名句味。
一非含一切,云何获圆通。
香以合中知,离则元无有。
不恒其所觉,云何获圆通。
味性非本然,要以味时有。
其觉不恒一,云何获圆通。
触以所触明,无所不明触。
合离性非定,云何获圆通。
法称为内尘,凭尘如有所。
能所非遍涉,云何获圆通。
见性虽洞然,明前不明后。
四维亏一半,云何获圆通。
鼻息出入通,现前无交气。
支离匪涉入,云何获圆通。
舌非入无端,因味生觉了。
味亡了无有,云何获圆通。
身与所触同,如非圆觉观。
涯量不冥会,云何获圆通。
知根杂乱思,湛了终无见。
想念不可说,云何获圆通。
识见杂三和,话本称非相。
自体先无定,云何获圆通。
心闻洞十方,生于大因力。
初心不能入,云何获圆通。
鼻息本权机,祇令摄心住。
住成心所住,云何获圆通。
说法弄音文,开悟先成者。
名句非无漏,云何获圆通。
持犯但束身,非身无所束。
元非遍一切,云何获圆通。
神通本宿因,何关性分别。
念缘非离物,云何获圆通。
若以地性观,坚碍非通达。
有为非圣性,云何获圆通。
若以水性观,想念非真实。
如如非觉观,云何获圆通。
若以火性观,厌有非真离。
非初心方便,云何获圆通。
若以风性观,动寂非无对。
对非无上觉,云何获圆通。
若以空性观,昏钝先非觉。
无觉异菩提,云何获圆通。
若以识性观,观识非常住。
存心乃虚妄,云何获圆通。
诸行是无常,念性元生灭。
因果今殊感,云何获圆通。
我今白世尊,佛出婆娑界。
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
欲取三摩提,实以闻中入。
离苦得解脱,良哉观世音。
于恒沙劫中,入微尘佛国。
得大自在力,无畏施众生。
妙音观世音,梵音海潮音。
救世悉安宁,出世获常住。
我今启如来,如观音所说。
譬如人静居,十方俱击鼓。
十处一时闻,此则圆真实。
目非观障外,口鼻亦复然。
身以合方知,心念纷无绪。
隔垣听音响,遐迩俱可闻。
五根所不齐,是则通真实。
音声性动静,闻中为有无。
无声号无闻,非实闻无性。
声无既无灭,声有亦非生。
生灭二圆离,是则常真实。
纵令在梦想,不为不思无。
觉观出思惟,身心不能及。
今此娑婆国,声论得宣明。
众生迷本闻,循声故流转。
阿难纵强记,不免落邪思。
岂非随所沦,旋流获无妄。
阿难汝谛听,我承佛威力。
宣说金刚王,如幻不思议。
佛母真三昧,汝闻微尘佛。
一切秘密门,欲漏不先除。
畜闻成过误,将闻持佛佛。
何不自闻闻,闻非自然生。
因声有名字,旋闻与声脱。
能脱欲谁名,一根既返源。
六根成解脱,见闻如幻翳。
三界若空花,闻复翳根除。
尘消觉圆净,净极光通达。
寂照含虚空,却来观世间。
犹如梦中事,尘登如在梦。
谁能留汝形,如世巧幻师。
幻作诸男女,虽见诸根动。
要以一机抽,息机归寂然。
诸幻成无性,六根亦如是。
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
一处成休复,六用皆不成。
尘垢应念消,成圆明净妙。
馀尘尚诸学,明极即如来。
大众及阿难,旋汝倒闻机。
反□□自性,性成无上道。
圆通实如是,此是微尘佛。
一路涅槃门,过去诸如来。
斯门已成就,现在诸菩萨。
今各入圆明,未来修学人。
当依如是法,我亦从中證。
非唯观世音,诚如佛世尊。
訋我诸方便,以救诸末劫。
求出世閒人,成就涅槃心。
观世音□□,自馀诸方便。
皆是佛威神,即事舍尘劳。
非是长修学,浅深同说法。
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
愿加被未来,于此门无惑。
方便易成就,堪以教阿难。
及末劫沈沦,但以此根修。
圆通超馀者,真实心如是。
《楞严经偈》【宋·蔡卞】觉海性澄圆,圆澄觉元妙。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迷妄有虚空,依空立世界。想澄成国士,知觉乃众生。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有漏微尘国,皆依空所生。沤灭空本无,况复诸三有。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圣性无不通,顺逆皆方便。初心入三昧,迟速不同伦。色想结成尘,精了不能彻。如何不明彻,于是获圆通。音声杂语言,但伊名句味。一非含一切,云何获圆通。香以合中知,离则元无有。不恒其所觉,云何获圆通。味性非本然,要以味时有。其觉不恒一,云何获圆通。触以所触明,无所不明触。合离性非定,云何获圆通。法称为内尘,凭尘如有所。能所非遍涉,云何获圆通。见性虽洞然,明前不明后。四维亏一半,云何获圆通。鼻息出入通,现前无交气。支离匪涉入,云何获圆通。舌非入无端,因味生觉了。味亡了无有,云何获圆通。身与所触同,如非圆觉观。涯量不冥会,云何获圆通。知根杂乱思,湛了终无见。想念不可说,云何获圆通。识见杂三和,话本称非相。自体先无定,云何获圆通。心闻洞十方,生于大因力。初心不能入,云何获圆通。鼻息本权机,祇令摄心住。住成心所住,云何获圆通。说法弄音文,开悟先成者。名句非无漏,云何获圆通。持犯但束身,非身无所束。元非遍一切,云何获圆通。神通本宿因,何关性分别。念缘非离物,云何获圆通。若以地性观,坚碍非通达。有为非圣性,云何获圆通。若以水性观,想念非真实。如如非觉观,云何获圆通。若以火性观,厌有非真离。非初心方便,云何获圆通。若以风性观,动寂非无对。对非无上觉,云何获圆通。若以空性观,昏钝先非觉。无觉异菩提,云何获圆通。若以识性观,观识非常住。存心乃虚妄,云何获圆通。诸行是无常,念性元生灭。因果今殊感,云何获圆通。我今白世尊,佛出婆娑界。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欲取三摩提,实以闻中入。离苦得解脱,良哉观世音。于恒沙劫中,入微尘佛国。得大自在力,无畏施众生。妙音观世音,梵音海潮音。救世悉安宁,出世获常住。我今启如来,如观音所说。譬如人静居,十方俱击鼓。十处一时闻,此则圆真实。目非观障外,口鼻亦复然。身以合方知,心念纷无绪。隔垣听音响,遐迩俱可闻。五根所不齐,是则通真实。音声性动静,闻中为有无。无声号无闻,非实闻无性。声无既无灭,声有亦非生。生灭二圆离,是则常真实。纵令在梦想,不为不思无。觉观出思惟,身心不能及。今此娑婆国,声论得宣明。众生迷本闻,循声故流转。阿难纵强记,不免落邪思。岂非随所沦,旋流获无妄。阿难汝谛听,我承佛威力。宣说金刚王,如幻不思议。佛母真三昧,汝闻微尘佛。一切秘密门,欲漏不先除。畜闻成过误,将闻持佛佛。何不自闻闻,闻非自然生。因声有名字,旋闻与声脱。能脱欲谁名,一根既返源。六根成解脱,见闻如幻翳。三界若空花,闻复翳根除。尘消觉圆净,净极光通达。寂照含虚空,却来观世间。犹如梦中事,尘登如在梦。谁能留汝形,如世巧幻师。幻作诸男女,虽见诸根动。要以一机抽,息机归寂然。诸幻成无性,六根亦如是。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一处成休复,六用皆不成。尘垢应念消,成圆明净妙。馀尘尚诸学,明极即如来。大众及阿难,旋汝倒闻机。反□□自性,性成无上道。圆通实如是,此是微尘佛。一路涅槃门,过去诸如来。斯门已成就,现在诸菩萨。今各入圆明,未来修学人。当依如是法,我亦从中證。非唯观世音,诚如佛世尊。訋我诸方便,以救诸末劫。求出世閒人,成就涅槃心。观世音□□,自馀诸方便。皆是佛威神,即事舍尘劳。非是长修学,浅深同说法。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愿加被未来,于此门无惑。方便易成就,堪以教阿难。及末劫沈沦,但以此根修。圆通超馀者,真实心如是。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27667c6696d13df83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