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相(bái xiàng)的意思:指人的脸色或表情因愤怒、害怕、慌张等而发白或变得难看。
不传(bù chuán)的意思:不传指不传颂、不传诵,表示不传播、不宣扬。
触蛮(chù mán)的意思:指与野蛮人接触,也指接触到粗鲁、野蛮的行为或言论。
传名(chuán míng)的意思:传播名声、声名远扬
村田(cūn tián)的意思:指农村中的田地,比喻人生活简朴、朴实无华。
大战(dà zhàn)的意思:指规模庞大、激烈的战斗或战争。
甫白(fǔ bái)的意思:刚刚说完话就立刻改口或收回前言。
高曾(gāo zēng)的意思:高度崇拜或赞美
归来(guī lái)的意思:返回原处或归还原处。
老子(lǎo zi)的意思:指自称,用于自傲、自夸的口气。
么生(me shēng)的意思:表示事物的发生或产生
庞公(páng gōng)的意思:形容人或物庞大宏伟,规模巨大。
世间(shì jiān)的意思:指世界上的人间,泛指人世间的事物和现象。
煨芋(wēi yù)的意思:指处理事物时要耐心细致,不能急躁。
蜗角(wō jiǎo)的意思:形容事物微小、不足为道。
无过(wú guò)的意思:没有过错,没有过失
相酬(xiāng chóu)的意思:相互回报,互相报答
诸有(zhū yǒu)的意思:指众多的事物或者人,表示多种多样、各不相同。
村田乐(cūn tián lè)的意思:形容农村的景象和氛围非常美好、欢乐。
负苓者(fù líng zhě)的意思:指背负着别人的过失或罪责。
- 翻译
- 老子归隐后生活如何,清除一切杂念感到身体轻松。
在与触蛮的大战中,如同蜗牛角斗般微小,甫白相互回应如鸟鸣。
与高僧烹煮芋头时有过约定,狡猾的背着茯苓的人不愿透露姓名。
世间再无比乡村田园更快乐,不要责怪庞公不愿进城。
- 注释
- 老子:古代哲学家老子。
归来:回归、归隐。
作么生:怎么样,如何。
诸有:万物、所有。
觉身轻:感觉身心轻松。
触蛮:虚构的敌人或比喻性的冲突。
大战:大规模战斗。
蜗角:比喻极小的空间或微不足道的事物。
甫白:形容声音清脆。
相酬:相互回应。
煨芋:煮熟的芋头,可能指与僧人的共食。
僧高曾:高辈的僧人。
约话:约定交谈。
负苓者:背着茯苓的人,可能指某个人。
黠:狡猾。
世间:世间万物,人间。
无过:超过、最。
村田乐:乡村田园的乐趣。
庞公:庞德公,东汉隐士。
懒入城:不愿进城,向往田园生活。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者归来后的宁静生活和心境。开篇"老子归来作么生,扫空诸有觉身轻"表达了隐者归来的自然与舒适,没有复杂的欲望,只感到身心的轻松自在。
接着"触蛮大战两蜗角,甫白相酬二鸟鸣"用虫斗和鸟鸣来形容隐者的生活虽然简单,却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这里的"触蛮"和"甫白"都是古人常用的象征着自然界生命力的词汇。
再下来"煨芋僧高曾约话,负苓者黠不传名"则表达了隐者的生活是与世隔绝的,他可能会偶尔与其他同样选择过隐居生活的人交谈,但这些交流并不为外人所知。这里的"煨芋僧"和"负苓者"都是隐喻,显示出隐者的清贫与淡泊。
最后"世间无过村田乐,莫怪庞公懒入城"则进一步强调了隐者的选择是出于内心的喜悦,他不羡慕世俗的繁华,而宁愿享受乡村田园的平和快乐。这里的"庞公"可能是一个隐喻,代表着那些选择了隐居生活的人。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界生机勃发的描写,以及对隐者生活状态的细腻刻画,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心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