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轮众冥息,普我无量光。
求彼意识界,一与颂灯王。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皇甫濂所作的《持诵维摩诘品作妙伽它赞四首》中的第一首。诗人以佛教经典中的维摩诘和妙伽他为灵感,探讨了佛法的深奥哲理。"敷涂尽种种,诸法亦何常"表达了世间万物的多样性和无常性,暗示了世间一切都在变化之中。"菩提植净本,蕴此妙观方"强调了菩提(觉悟)源于纯净的本源,而这种觉悟正是通过深入理解佛法的微妙智慧来实现的。
"旋轮众冥息,普我无量光"运用了轮回和光明的意象,象征着众生在修行中逐渐熄灭烦恼,获得智慧之光的普照。最后两句"求彼意识界,一与颂灯王",诗人表达了对超越意识层面的追求,将诵经比作照亮内心世界的明灯,祈愿通过持诵达到更高的领悟境界。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寓义深远,体现了诗人对佛法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近别会有期,远别易惨凄。
一人失意行,众宾颜色低。
相顾各无语,握手立大堤。
白沙飞轻烟,赤草漫路蹊。
灶户八九家,皮肉瘦且黧。
再拜谒官长,鹄立无所赍。
孤厅如荒邮,壁落新补泥。
日没官吏散,角角野雉啼。
归来对寒灯,儿女相孩提。
虽云去乡国,喜不闻鼓鼙。
官卑职易称,牛刀用割鸡。
回首华亭鹤,月白露凄凄。
戚戚多忧思,悠悠悲夜长。
摄衣坐窗间,仰睇明月光。
明月有盈亏,轨度岂无常。
南箕与北斗,万古不更张。
人事有大谬,天道信茫茫。
泠泠山下泉,汨汨谷中源。
中有双鲤鱼,浮游戏波澜。
江汉岂不深,欲往道无缘。
风云谅难遇,栖栖守故渊。
但恐勺水枯,终为渔者怜。
感此令人悲,置身良独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