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茅 山 书 院 谒 侯 处 士 像 宋 /巫 伋 斋 粮 资 讲 舍 ,遗 像 拜 山 中 。不 尚 神 仙 术 ,特 存 儒 者 风 。斯 文 真 未 丧 ,吾 道 岂 终 穷 。为 忆 皋 比 拥 ,庭 前 古 木 丛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皋比(gāo bǐ)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之间相差悬殊。
讲舍(jiǎng shè)的意思:指对待客人非常热情好客。
前古(qián gǔ)的意思:指古代的事物或人物,通常用来形容古老、遥远的时代。
儒者(rú zhě)的意思:指儒家学派的学者或信奉儒家思想的人。
神仙(shén xiān)的意思:指修炼有成的仙人,也泛指非凡的人物或事物。
斯文(sī wen)的意思:文雅有礼貌,举止得体。
吾道(wú dào)的意思:指自己的道理、原则、信仰等。也表示坚持自己的主张,不受他人影响。
仙术(xiān shù)的意思:指高超的技艺或法术。
斋粮(zhāi liáng)的意思:指节俭、节食,也可指忍饥挨饿。
终穷(zhōng qióng)的意思:终穷意为最终一无所有或最终走投无路。
- 翻译
- 斋粮供给讲堂,山中祭拜遗像。
不崇尚仙术,只保留读书人的风范。
文化的精髓并未丧失,我们的道路难道会永远困厄?
怀念往昔披着虎皮的学者,庭院前有成丛的古树。
- 注释
- 斋粮:供奉讲堂的粮食。
讲舍:学校或讲堂。
遗像:去世者的画像。
山中:在山里。
神仙术:修炼长生不老的法术。
儒者风:儒家学者的品格和风度。
斯文:指文化和教育。
未丧:并未失去。
穷:困厄,走投无路。
皋比:古代坐具,这里代指学者。
拥:拥有,此处指学者的形象。
庭前:庭院前面。
古木丛:成片的老树。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巫伋创作的《茅山书院谒侯处士像》。从鉴赏角度来看,诗中充满了对古典文化和儒家思想的尊崇与传承。
"斋粮资讲舍,遗像拜山中。不尚神仙术,特存儒者风。" 这几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书院教育的支持,以及对儒学传统的珍视。"斋粮"指的是供养师生之用,"讲舍"则是学习讨论的地方。"遗像拜山中"可能是在描述某种纪念或祭祀活动,而诗人强调不追求神仙术,这表明他对世俗生活和现实价值的重视。
"斯文真未丧,吾道岂终穷。" 这两句是说儒家文化并没有丢失,自己的道路也不会走到绝路。这反映了诗人对于自己所信仰的坚定,以及对未来保持乐观的态度。
"为忆皋比拥,庭前古木丛。" 最后两句则是在回忆与怀念某位前贤(可能是书院中的人物),并且通过对庭前的古树丛生的描绘,传递了一种历史的沉淀和文化的厚重感。
整首诗通过对书院生活、儒家思想的歌颂,以及对历史人物的怀念,展现了诗人对于传统文化的深切情感和坚守信仰的决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