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多才莫试,有此恨难平。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用(bù yòng)的意思:不需要、不必要
当年(dàng nián)的意思:指过去的某个时期,常用来回忆过去的事情或描述当时的情况。
凋零(diāo líng)的意思:指花草枯萎,或形容事物逐渐衰败、消失。
短檠(duǎn qíng)的意思:指言辞短促、不周密。
多才(duō cái)的意思:指一个人具有多种才能和技能。
伐木(fá mù)的意思:砍伐树木。
几多(jǐ duō)的意思:表示数量多少不确定,不具体的意思。
旧友(jiù yǒu)的意思:旧友指的是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也可以指与人有深厚友谊的人。
论评(lùn píng)的意思:
评论。 晋 葛洪 《抱朴子·自叙》:“未尝论评人物之优劣,不喜訶谴人交之好恶。” 清 顾炎武 《子德李子闻余在难特走燕中告急诸友人复驰至济南省视于其行也作诗赠之》:“橐饘勤问遗,寝息共论评。” 郭沫若 《民族的杰作》:“要论评 鲁迅 ,我自己怕是最不适当的一个人。”
木声(mù shēng)的意思:指乐器的声音,也可以形容声音柔和悦耳。
熟论(shú lùn)的意思:指对某一事物非常熟悉,有深入了解和掌握的能力。
同志(tóng zhì)的意思:指志趣相同,立场相近的人,也可以指亲密的朋友。
心事(xīn shì)的意思:指内心的烦恼、忧虑或秘密的事情。
用情(yòng qíng)的意思:指对某个人或某种事物产生感情,投入感情。
- 翻译
- 当年我们共同研读,心中之事详加讨论。
难道我不是你的知己,对你的情感并未虚假。
有多少才华未能施展,这样的遗憾难以平息。
老朋友都已离去,只剩下悲伤的伐木声。
- 注释
- 当年:过去的时间。
共:一起。
短檠:简陋的灯烛。
心事:内心的想法或情感。
熟论评:深入讨论。
岂:难道。
同志:志同道合的人。
不用情:不表达真实感情。
才莫试:才能未被展现。
恨难平:遗憾无法消除。
旧友:老朋友。
凋零:减少或死亡。
尽:全部。
悲哉:多么悲哀。
伐木声:象征友人离世的哀悼声。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杜范的作品,名为《挽叶子仪二首(其二)》。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往昔友情的怀念和现实隔阂的哀伤。
“当年共短檠,心事熟论评。” 这两句回忆过去与朋友共同生活的情景,“短檠”意指书桌或案几,象征着学习、工作或者交流思想时的场景。诗人通过这个细节强调了曾经的友情深厚和思想上的默契。
“岂我非同志,于公不用情。” 这两句表达了一种自我辩解和对现实的无奈。诗人似乎在为自己的立场或者行为辩护,同时也感慨于自己与某位朋友(这里的“公”可能指特定的人物)之间的情分不再如昔日那般深厚。
“几多才莫试,有此恨难平。” 这两句则流露出诗人内心的遗憾和无尽的哀痛。诗人可能因为某种原因未能施展自己的才华,留下了深深的遗憾和不甘。
“旧友凋零尽,悲哉伐木声。” 最后两句则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与现实中朋友相继离去的哀伤。诗人用“伐木声”来形容失去了旧日的欢声笑语,只剩下了凄凉的寂静,这种比喻增添了一份悲凉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往昔友情的回忆和现实隔阂的哀伤,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面对现实改变时的无奈与哀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挽李菡联
帝眷卅二载耆臣,宣劳冬部,久羡盛名垂,况爱士欧阳,泽流皖水,焚香清献,誉遍巴江,报国效驰驱,最堪钦醇谨老成,宠贲丝纶邀定论;
我是十三龄弟子,记领春风,颇惭虚坐了,念飘零王粲,兵燹无家,牢落杜陵,文章憎命,抚棺余涕泪,只嬴得感恩怀旧,愿传衣钵到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