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当年(dàng nián)的意思:指过去的某个时期,常用来回忆过去的事情或描述当时的情况。
帝天(dì tiān)的意思:指天帝,泛指天上的神明。
金章(jīn zhāng)的意思:金章指的是皇帝赐予的金字奖状,比喻得到高度赞扬或荣誉。
空王(kōng wáng)的意思:形容没有实力、没有能力,只有虚名和威望的人。
梦梦(mèng mèng)的意思:形容人们梦想、幻想的心情。
太常(tài cháng)的意思:指常常、经常。
天姿(tiān zī)的意思:指人的容貌或身材出众,具有天然的姿色。
禹汤(yǔ tāng)的意思:指治理国家或组织时能以公正、明智的方式解决问题。
周公(zhōu gōng)的意思:周公是指古代中国周朝的开国君主周公旦。在成语中,周公常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公正无私,以及对人民负责任的态度。
紫绶(zǐ shòu)的意思:指皇帝赐给臣子的紫色丝绶,是古代帝王的特殊荣誉。
紫绶金章(zǐ shòu jīn zhāng)的意思:形容品德高尚、才华出众的人。
- 翻译
- 明帝天生具有像大禹和商汤那样的才能
周公没有梦到过他,他的崛起就像空中的王者
- 注释
- 明帝:指某个有非凡才能的帝王。
天姿:天生的资质或才能。
禹汤:大禹和商汤,古代贤君。
周公:周公旦,古代辅政大臣。
梦空王:像从梦中突然崛起的王者。
当年:过去的某个时候。
紫绶金章:古代官员的高贵服饰,象征地位。
客:此处指显赫的官员。
何德何功:有什么品德和功劳。
坐太常:担任太常这样的重要官职。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末期诗人陈普所作的《咏史·桓荣》。诗中通过明帝与桓荣的故事,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和反思。
首句“明帝天姿可禹汤”,将明帝的资质比作古代贤君大禹和商汤,暗示其具有非凡的领导才能。然而,接下来的“周公不梦梦空王”则转折,暗示桓荣并未得到明帝的信任或重用,如同周公未在梦中预示明帝登基一样,桓荣的才能被忽视了。
“当年紫绶金章客”描绘了桓荣曾是身佩紫绶金章的显贵官员,暗示他有过辉煌的过去。最后一句“何德何功坐太常”则提出疑问,询问桓荣究竟有何德行和功绩,却只能坐在太常这样的闲职上,表达了对桓荣命运的惋惜和对朝廷用人制度的批评。
整首诗以历史典故为背景,通过对比和反问,揭示了人才被埋没的社会现象,体现了诗人对公正用人和赏罚分明的期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正甫还长沙复用斜川日和陶韵为别
吾党有佳士,寡欲自日休。
眷言平生心,从我万里游。
披云度岭峤,犯雪临江流。
顾我无定踪,飘然若轻鸥。
兹行虽云远,所忻近故丘。
况得与君俱,岂患寡朋俦。
有酒君为饮,有句君能酬。
如何舍我归,颇亦念此不。
我老百念冷,独有谋道忧。
临岐无他祝,简编细研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