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民轻去乡,担釜卧沟侧。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邦国(bāng guó)的意思:指国家或国际间的友好关系或同盟关系。
奔走(bēn zǒu)的意思:指匆忙奔跑,形容忙碌劳累。
避所(bì suǒ)的意思:指避开危险或困境,寻求安全的避难之所。
诚恐(chéng kǒng)的意思:真心害怕,非常担心
锄犁(chú lí)的意思:比喻辛勤耕耘、努力工作。
初心(chū xīn)的意思:指最初的心愿、最初的目标或最初的信念。
当户(dàng hù)的意思:指处于某种境地或地位的人,代表某个群体或组织的人。
盗贼(dào zéi)的意思:指盗贼行为也有一定的规则和原则。即使是做坏事,也要有一定的分寸和原则。
妇女(fù nǚ)的意思:指已婚女性,也泛指女性。
父子(fù zǐ)的意思:指父亲和儿子之间的关系。
娇惰(jiāo duò)的意思:形容人娇柔懒惰,缺乏勤奋努力的精神。
口给(kǒu gěi)的意思:指言语恭维,言过其实,虚假夸奖。
吏政(lì zhèng)的意思:指官吏的政务,也泛指官员的职责和政务。
踉跄(liàng qiàng)的意思:形容行走时摇摇晃晃,步履不稳。
陇上(lǒng shàng)的意思:指陇西地区,也可指陇西地区的人民。
面目(miàn mù)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事物的真实情况或本来面貌。
南北(nán běi)的意思:南北表示方向,也可以表示两个相对的地点或事物。
努力(nǔ lì)的意思:用心力去做某事,不懈地付出努力。
人事(rén shì)的意思:指人的事情或人的事务。
日影(rì yǐng)的意思:日影是一个形容词,指的是太阳光照射到物体上形成的影子。
黍稷(shǔ jì)的意思:黍稷是中国古代的两种主要粮食作物,也代表着农业丰收和国家富饶的象征。
天道(tiān dào)的意思:指自然界的规律和道理,也指上天的旨意。
弯弓(wān gōng)的意思:比喻准备行动,做好准备。
无乃(wú nǎi)的意思:表示事情的结果出乎意料,与预期相反。
相识(xiāng shí)的意思:相互认识,互相了解
曛黑(xūn hēi)的意思:指天色渐渐暗下来,夜幕降临的时刻。
游民(yóu mín)的意思:指没有固定居所、流浪在外的人。
轧轧(yà yà)的意思:形容车辆行驶时的声音。
展转(zhǎn zhuǎn)的意思:转变、变化。
招来(zhāo lái)的意思:指因引起某种行为或结果而使得不好的事情发生。
终极(zhōng jí)的意思:最后的、最高级的,表示事物或状态的最终阶段或极限。
- 鉴赏
这首诗名为《悯荒二首(其二)》,由明末清初的诗人曹溶所作。诗中描绘了战乱年代百姓流离失所、生活困苦的场景,表达了对民众疾苦的深切同情。
首句“游民轻去乡,担釜卧沟侧”描绘了百姓因战乱而四处逃亡,连炊具都不得不担在肩头,甚至在沟边就地休息的凄凉景象。接着,“未知何方好,奔走昧南北”表现了人们在寻找安身之地时的迷茫与无助,不知何去何从。
“无乃吏政苛,聊欲避所逼”则揭示了百姓逃离家乡的原因之一是官府苛政,他们希望通过逃避来摆脱压迫。然而,“持檄疾招来,计口给汝食”似乎又暗示了官府试图通过某种方式安抚或收编这些流民,提供食物以换取他们的归顺。
“诚恐失初心,展转成盗贼”表达了诗人对百姓可能因生活所迫而走上犯罪道路的担忧,体现了对人性的深刻洞察。最后,“踉跄返前村,日影正曛黑”描绘了流民在历经千辛万苦后,终于返回故乡,但时间已晚,夜幕降临的情景。
“面目半已改,父子不相识”形象地展现了战争和流离失所对家庭和社会关系的破坏。接下来,“劝汝秉锄犁,陇上艺黍稷。妇女勿娇惰,轧轧当户织。壮者习弯弓,努力卫邦国”则是对流民回归后的建议,鼓励他们重拾农耕生活,妇女在家纺织,青壮年学习武艺,共同为国家贡献力量。
“人事苟修诗,天道岂终极”则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秩序重建的期望,认为只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得到妥善处理,那么即使面对再大的困难,也终将有所解决。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通过对战乱时期百姓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社会底层人民命运的关注与同情,同时也蕴含着对社会秩序重建的思考与期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