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不及(bù jí)的意思:不如;不及格;不及时
才难(cái nán)的意思:形容某种才能非常难以获得或具备。
草木(cǎo mù)的意思:指人心惶惶,对一切事物都怀疑和恐惧,过分紧张的心理状态。
樗栎(chū lì)的意思:樗栎是指樗栎树,比喻品质高尚、坚定不移。
大才(dà cái)的意思:指某人才能非常出众,具有卓越的才华。
地下(dì xiɑ)的意思:指地面下面,暗中、秘密地进行活动。
飞鳞(fēi lín)的意思:形容形状或数量众多。
风雨(fēng yǔ)的意思:风雨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用来形容困难、艰险的境遇或艰苦的环境。
鼓腹(gǔ fù)的意思:指人的腹部鼓胀,形容吃饱了。
广莫(guǎng mò)的意思:广泛而深远,无边无际。
回顾(huí gù)的意思:回顾指回头看、再看一遍。表示回顾过去的事情或经历。
匠石(jiàng shí)的意思:指精心雕琢的石头,比喻经过深思熟虑、精雕细琢的作品或人才。
老龙(lǎo lóng)的意思:老龙指的是年纪大、经验丰富的人。
鳞甲(lín jiá)的意思:形容事物密集、连续或严密。
灵秀(líng xiù)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聪明、灵活、机智。
轮囷(lún qūn)的意思:指人们合作共同劳动,互相帮助完成一项任务或工作。
蛮荒(mán huāng)的意思:指原始、未开化的状态,形容荒凉、荒芜。
千春(qiān chūn)的意思:指人的青春年华。
入山(rù shān)的意思:进入山林
山气(shān qì)的意思:指山的气势或山中的气候。也用来形容人的气度、志向或气魄。
神州(shén zhōu)的意思:指中国,意指中国是一个伟大而神圣的国家。
松柏(sōng bǎi)的意思:指人品高尚,道德品质优良,像松树和柏树一样坚贞不屈。
天数(tiān shù)的意思:指命运的安排或注定的日子。
托根(tuō gēn)的意思:指依靠某个人或事物的支持或帮助来解决问题或取得成功。
下来(xià lái)的意思:从高处或远处移动到低处或近处。
寻常(xún cháng)的意思:寻常指平凡普通、常见的事物或情况。
一茎(yī jīng)的意思:指一根植物的茎,形容事物的数量极少。
丈六(zhàng liù)的意思:形容物体高大、威严。
- 鉴赏
这首诗《娑罗木》由清代诗人张问陶所作,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对自然界中生命力顽强的植物——娑罗木的赞美与敬仰。
诗的开篇以“老龙入山山气王”起笔,运用了龙入深山、气吞山河的意象,象征着娑罗木坚韧不拔的生命力。接着,“鼓腹欲飞鳞甲壮”描绘了娑罗木在山中生长的姿态,仿佛它蓄积了力量,准备展翅高飞,其枝叶之壮如同龙鳞般威猛。这不仅展示了娑罗木的形态之美,更寓意了它内在的强大生命力。
“储英广莫几千春,一茎草现丈六身”进一步强调了娑罗木的生长周期长,生命力旺盛,即使是一株看似不起眼的小草,也能成长为高达丈六的大树。这里通过对比,突出了娑罗木成长过程中的坚韧与奇迹。
“樗栎轮囷松柏固,大才难用皆天数”则将娑罗木与其他树木进行比较,指出每种树木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命运,娑罗木虽有大才,但是否能被充分利用,也取决于天意。这一句表达了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和对生命多样性的欣赏。
“风雨声从地下来,寻常匠石空回顾”描绘了自然界的力量,无论是风雨还是匠石(技艺高超的工匠),都无法轻易改变娑罗木的命运。这句话强调了自然界的伟大力量以及娑罗木在其中的独立与坚韧。
最后,“君不见神州草木蔚灵秀,托根不及蛮荒寿”总结全诗,表达了对整个神州大地上的草木之美的赞叹,同时也暗含了对娑罗木这种生命力顽强的植物的特别推崇。这句话强调了自然界的丰富多样性,并且暗示了娑罗木在生命力和生存智慧方面的独特之处。
综上所述,《娑罗木》这首诗通过对娑罗木的生动描绘和深刻寓意,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生命力的赞美与敬畏,同时也蕴含了对生命多样性和自然规律的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