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溪寺二首·其一》全文
- 注释
- 庭芜:庭院中的杂草。
驹阴:马驹般的短暂时光,比喻时间过得很快。
传灯:禅宗中师徒之间传授佛法的方式,像传递灯火一样。
楞严:佛教经典名,全称为《楞严经》,讲述了大乘佛教的修行法门。
佛心:佛教中对觉悟、慈悲和真理之心的称呼。
- 翻译
- 绿色覆盖庭院草木,深达一尺,老师经历的世事岁月如同马驹般飞逝。
他自己说已经不再阅读禅宗典籍传递的智慧,只研读《楞严经》来体悟佛性。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政治家刘克庄的作品,名为《临溪寺二首(其一)》。诗中的意境和语言都极富有画面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作者深邃的思想情感。
“绿染庭芜一尺深”,这句诗描写了寺院里的草木被春雨浸润后生长旺盛,庭院内外都覆盖了一层厚约一尺的绿意。这里的“绿”不仅是颜色,更承载着生命力和希望。
“老师阅世几驹阴”,这句诗则表达了作者作为“老师”的阅历与感慨,通过“几驹阴”这个词语,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以及岁月给人带来的沧桑变化。这里的“驹”字,意味着时间的长久和重复。
“自言不看传灯了”,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佛学的追求和深入,传灯指的是禅宗祖师相传的心法。在这里,作者表明自己已不满足于表面的学习,而是要深入其奥义。
“只读楞严见佛心”,最后一句诗则揭示了作者对《楞严经》的专注和悟境。《楞严经》是一部重要的佛教典籍,讲述了佛教修行的方法与道理。这里,“只读”表明了作者的选择和坚持,而“见佛心”则是他通过阅读这部经文所获得的深刻领悟。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描绘了一副静谧美丽的寺院风光,更重要的是,它透露出作者内心的宁静与超脱,以及对生命意义和精神追求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