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水寻山路已赊,小园日步趣偏嘉。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柴桑(chái sāng)的意思:指人们生活贫困、艰苦的地方。
繁华(fán huá)的意思:形容繁忙繁荣的样子。
芳菲(fāng fēi)的意思:指花草的香气浓郁,形容春天花开时的美景。
风景(fēng jǐng)的意思:指美丽的自然景色或景致。
过为(guò wéi)的意思:过分、过度地做某事
寂寞(jì mò)的意思:形容孤独、冷清,没有人陪伴或交流。
金谷(jīn gǔ)的意思:指丰收的谷物或金银财富累积丰富。
径造(jìng zào)的意思:指直接制造、修建,没有经过中间环节或者经过长时间的思考和准备。
看竹(kàn zhú)的意思:观察竹子
山路(shān lù)的意思:比喻困难险阻的道路。
四海(sì hǎi)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广阔的天地。也表示四面八方、各个地方。
一家(yī jiā)的意思:指整个家庭,也可指一个行业或组织的全部成员。
于今(yú jīn)的意思:指到了现在,表示时至今日。
造因(zào yīn)的意思:造成原因,引起结果。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雅士在成趣轩中漫步赏景的生活情趣。首联“问水寻山路已赊,小园日步趣偏嘉”以问水寻路的生动场景开篇,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追求与探索,小园的日间散步更显其乐趣无穷。颔联“携琴径造因看竹,载酒频过为赏花”进一步描绘了诗人与琴相伴,赏竹观花的雅致生活,琴声与自然之美相得益彰,酒香与花香交织出一幅和谐的画面。
颈联“金谷芳菲成寂寞,钱塘风景号繁华”对比了历史上的金谷园与钱塘江畔的景象,前者虽曾繁花似锦,如今却只剩寂寞,后者则以其繁华著称,形成鲜明的反差,暗示了世事无常与繁华易逝的主题。尾联“凭君莫起柴桑念,四海于今是一家”则表达了诗人超越个人情感,将天下视为一家的广阔胸怀,呼吁人们放下纷争,共同构建和谐的社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的日常生活与内心世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也有对社会和谐的向往,展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的精神风貌和文化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