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安宁(ān níng)的意思:指心灵平静、安定无忧的状态。
北斗(běi dǒu)的意思:指北斗星,比喻坚定不移的方向或者引导。
苍生(cāng shēng)的意思:指百姓、人民或广大民众。
陈言(chén yán)的意思:指陈述的言论或意见已经老旧过时,不再适用或有价值。
臣工(chén gōng)的意思:指朝廷中的官员和工作人员,也泛指为国家、组织或个人服务的下属。
畴咨(chóu zī)的意思:指关心、咨询他人的意见或建议。
大庭(dà tíng)的意思:在众多人面前,公开露面并展示自己的才能或品质。
恩波(ēn bō)的意思:指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特指师生之间深厚的情谊。
格天(gé tiān)的意思:指人的行为或言语举止,能够感动上天,使得天地都为之改变。
涣汗(huàn hàn)的意思:指因害怕、紧张、激动等而出现大量汗水流出的情况。
皇圣(huáng shèng)的意思:指皇帝的圣明和威严,也用来形容人的高尚品质和崇高地位。
皇华(huáng huá)的意思:指帝王的威严和华丽,也用来形容人物或事物的威严和壮丽。
鉴戒(jiàn jiè)的意思:通过观察和吸取教训,提醒自己或他人警惕类似的错误。
频仍(pín réng)的意思:频繁地发生或出现。
岂惟(qǐ wéi)的意思:不仅仅是,不只是
勤诚(qín chéng)的意思:勤奋诚实。
权衡(quán héng)的意思:权衡指的是在做决策时,考虑各种因素之间的权重,进行权衡利弊,做出合理的选择。
三五(sān wǔ)的意思:指数量为三或五,形容不多但足够。
上天(shàng tiān)的意思:指超出人力所能及的事物,也可以表示极高的地位或境界。
圣心(shèng xīn)的意思:指人心纯洁、善良、无私的状态。
四方(sì fāng)的意思:四个方向,指东、西、南、北四个方位。
五行(wǔ xíng)的意思:五行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重要概念,指的是金、木、水、火、土这五种基本元素或物质,也代表了宇宙万物的基本属性和相互关系。
星轺(xīng yáo)的意思:形容星星闪烁的样子。
行可(xíng kě)的意思:表示可以行动或可以实施。
吁谟(yù mó)的意思:指求助或征求意见。
元气(yuán qì)的意思:指人体内的精力、生命力或活力。形容精神饱满,精力旺盛。
灾异(zāi yì)的意思:意外的灾祸或异常的事物
灾变(zāi biàn)的意思:指灾难性的变化或剧变。
治道(zhì dào)的意思:治理国家、社会的道路和方法。
奏报(zòu bào)的意思:报告上级,汇报事情的进展或情况。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孙承恩所作的《拟古二十七首》中的第四首。全诗通过描绘上天警示人间的灾异频繁,以及君主为国事忧虑不安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君主勤政爱民的赞美之情。
首句“上天示鉴戒,灾异何频仍”开篇即点明主题,上天通过各种灾难警示人间,暗示了社会的动荡和不平。接着“奏报四方至,圣心靡安宁”描述了各地灾情上报朝廷,使得君主心神不宁,体现了君主对国家安危的深切关怀。
“畴咨诸臣工,涣汗扬大庭”则表达了君主在面对国家危机时,广泛咨询大臣们的建议,以求得治理之道。此处“涣汗”形容君主的辛劳,“大庭”象征着君主的权威与决策中心。
“陈言禆缺违,治道期一更”进一步说明了君主在听取大臣意见后,对当前治理方式的反思与改进,期望能有一番新的治理局面。
“北斗酌元气,吁谟运权衡”运用比喻手法,将君主比作掌管天地元气的北斗星,通过“吁谟”(深思熟虑)来运筹帷幄,体现了君主在国家治理中的智慧与决断力。
“皇华走星轺,恩波逮苍生”描绘了君主派遣使者巡视四方,将恩泽遍及百姓,体现了君主的仁政思想。
最后,“于惟吾皇圣,格天以勤诚”表达了对君主圣明的赞美,以及对其勤勉治国的肯定。“岂惟弥灾变,三五行可升”则预示了君主的努力不仅能够消除灾祸,还能使国家走上繁荣昌盛的道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君主勤政爱民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理想政治的向往和对君主的崇高敬意。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