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大天(dà tiān)的意思:形容极为宽广、广阔。
丁丁(dīng dīng)的意思:形容声音清脆、响亮。
伐木(fá mù)的意思:砍伐树木。
官程(guān chéng)的意思:指官员的职务和地位。
何以(hé yǐ)的意思:为什么,怎么,用什么方法
衡茅(héng máo)的意思:衡量,比较
击鼓(jī gǔ)的意思:指鼓声响起,表示开始行动或发动攻击。
渐渐(jiàn jiàn)的意思:逐渐地,慢慢地
旷野(kuàng yě)的意思:指广阔的田野或荒凉的草地,也可引申为形容人远离繁华、孤独无助的境地。
麦穗(mài suì)的意思:形容聚集在一起的事物或人群。
天子(tiān zǐ)的意思:指君主、皇帝,也用于比喻权力至高无上的人。
同载(tóng zǎi)的意思:同乘一辆车或同乘一个船。
万国(wàn guó)的意思:指世界各国,表示众多国家的集合。
行当(háng dɑng)的意思:行当是指职业、工作或行业。
野林(yě lín)的意思:指草木丛生的原野或森林,形容荒凉、草木茂盛的景象。
幽人(yōu rén)的意思:指隐居在深山幽谷中的人,也可用来形容生活在孤独、寂静环境中的人。
载覆(zǎi fù)的意思:指船只载物过多而倾覆,比喻负荷过重而难以承受。
棹歌(zhào gē)的意思:指划船时的船夫唱歌,比喻工作努力、精神饱满。
子育(zǐ yù)的意思:指儿子的教育和培养。
- 鉴赏
这首《棹歌》是明代诗人黄衷所作,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与关怀。
首句“击鼓相棹歌,歌促鼓亦促”,以击鼓和歌唱的场景开篇,营造出一种紧张而热烈的氛围。接着,“官程远何之,丁丁咏伐木”两句,将视线转向远方的官道,通过伐木的声音,暗示了劳役的沉重与社会的不公。
“请伐旷野林,勿伐幽人谷”表达了诗人对劳动者的同情,希望砍伐的是荒野的树木,而非隐士居住的山谷,体现了对弱势群体的保护意识。
“衡茅苟无庇,何以佐子育”则进一步揭示了社会的不平等,即便是简陋的衡茅屋,也难以提供足够的庇护,更不用说帮助抚养孩子成长了。
最后,“渐渐麦穗齐,我饭行当足”预示着丰收的到来,象征着生活的改善。然而,“愿大天子居,万国同载覆”一句,又将视角拉回至国家治理层面,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君主的期待,希望他能施行仁政,使天下万国共享繁荣。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社会现象的批判,也有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人文关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