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出尘(chū chén)的意思:摆脱尘世琐事,超脱尘埃,追求高尚境界。
佛道(fú dào)的意思:佛道是指佛教和道教,代表了中国传统宗教和哲学思想的两大主要流派。
苦辛(kǔ xīn)的意思:形容经历了辛苦和痛苦。
忙忙(máng máng)的意思:形容非常忙碌,忙得不可开交。
明本(míng běn)的意思:指明事物的根本、本质。
染污(rǎn wū)的意思:指被污染、沾染上坏事物,使自身受到损害或蒙羞。
声色(shēng sè)的意思:形容人们的行为举止繁忙且喧闹,没有节制。
释迦(shì jiā)的意思:指佛陀释迦牟尼,也用来比喻智慧卓越、悟性高超。
食时(shí shí)的意思:指吃饭的时间。
时辰(shí chén)的意思:指时间的刻度单位,也可引申为时机、时候。
受苦(shòu kǔ)的意思:遭受痛苦或困苦。
疏亲(shū qīn)的意思:疏远亲戚
他家(tā jiā)的意思:指某人的家庭,也泛指某人所属的团体或组织。
问取(wèn qǔ)的意思:通过询问来获取信息或知识。
无明(wú míng)的意思:无明是佛教用语,意为无明状况或无知状态。
虚空(xū kōng)的意思:指没有实质内容或没有意义,空无一物。
只是(zhǐ shì)的意思:仅仅,只不过
坐卧(zuò wò)的意思:指坐或躺着休息或行动。
- 鉴赏
这首《十二时颂(其三)》由南北朝时期的宝志禅师所作,以禅宗的视角,探讨了人生的真谛与修行的奥义。
首句“食时辰,无明本是释迦身”,开篇即以禅语点题,提出“无明”为人生痛苦之源,而释迦牟尼佛亦曾深陷其中,以此引出对人生本质的深刻思考。接下来,“坐卧不知元是道,只么忙忙受苦辛”,强调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往往迷失于表象,未能认识到生活的真正意义,因此不断地在苦海中挣扎,不知疲倦地追求。
“认声色,觅疏亲,只是他家染污人”,进一步揭示了人们在欲望与情感驱动下的盲目行为,将自己置于世俗的束缚之中,成为他人观念的奴隶,失去了自我。最后,“若拟将心求佛道,问取虚空始出尘”,则提出了修行的真谛:真正的解脱并非通过外在的追寻或他人的指引,而是需要个体内心深处的觉醒与超越,如同问取虚空,寻求那超脱尘世的真理。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有力的语言,表达了禅宗对于人生、修行和解脱的深刻见解,鼓励读者跳出世俗的束缚,寻找内心的平静与智慧。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