猿啸非我听,龙枝日腾骧。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翱翔(áo xiáng)的意思:指飞鸟高高飞翔的样子,形容自由自在地飞翔。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沧浪(cāng láng)的意思:指江河水流的浩渺之势,也用来形容岁月的变迁和世事的变化。
帝子(dì zǐ)的意思:帝王的儿子,也用来形容非常宠爱的儿子。
扶桑(fú sāng)的意思:扶桑是指日本的古称,也用来比喻东方国家或东方文化。
九疑(jiǔ yí)的意思:形容人对事情疑虑重重,心中忧虑不安。
可见(kě jiàn)的意思:明显可见,可以看到或察觉到
琅玕(láng gān)的意思:形容珍贵、美好的东西。
缅怀(miǎn huái)的意思:怀念并表达对逝去的人或事物的敬意和思念。
青琅(qīng láng)的意思:指宝石、玉石的美丽光泽。
秋毫(qiū háo)的意思:指极小的东西,形容非常细微或微不足道的事物。
冉冉(rǎn rǎn)的意思:指事物缓慢而持续地生长或变化的样子。
濯缨(zhuó yīng)的意思:濯缨是一个古代军事用语,指的是洗净战马的缰绳。引申为整顿军队,准备战斗。
腾骧(téng xiāng)的意思:形容马儿奔腾跳跃的样子,比喻雄壮奔放的气势或豪放自由的精神状态。
微茫(wēi máng)的意思:形容事物微小模糊,难以辨认或理解。
湘川(xiāng chuān)的意思:指湖南和四川两个地方。
于焉(yú yān)的意思:指到了那个地方,就在那个地方停留或从事某种活动。
青琅玕(qīng láng gān)的意思:形容物品珍贵、华丽。
-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吾丘衍的《题李仲宾使君画潇湘烟雨竹》描绘了一幅湘江山水的画卷,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潇湘地区烟雨迷蒙的景象。"绿云绕湘川,九疑亦微茫",形象地写出湘江两岸翠竹如云,远处的九嶷山若隐若现,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幽深的氛围。
"帝子不可见,碧鸾自翱翔",借用了古代神话中的帝子和碧鸾,增添了诗意的想象空间,暗示了湘水的灵性和超凡魅力。接下来,诗人赞美了李侯的绘画技艺,"李侯洒秋毫",形容他如秋风扫过,笔下生花,将烟雨江南的意境生动展现。
"冉冉烟雨乡,猿啸非我听,龙枝日腾骧",进一步描绘画面中动态的元素,烟雨朦胧中,猿鸣声似乎被淹没,而竹枝仿佛龙腾飞跃,展现出画面的生机与活力。诗人借此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和对高洁品格的追慕。
最后,诗人"缅怀濯缨人,于焉咏沧浪",借典故表达对洁身自好的人的怀念,同时也在画中找到了自我净化的心灵寄托。"折我青琅玕,与之拂扶桑",以青琅玕比喻竹子,表示愿与画中的竹子一同拂过东方的扶桑,寓意着超越世俗,追求理想的精神境界。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画作,寓情于景,既赞美了画师的技艺,也寄寓了诗人的情感与哲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施寺丞筠州
江西道院少回旋,蚤晚依然省部迁。
教子既同分竹虎,传家元自冠金蝉。
向来朝阙看飞佩,此去名藩好著鞭。
八百洞开应一笑,游閒更与问黄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