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觉(bù jué)的意思:不知不觉、无意中
残暑(cán shǔ)的意思:指仍然炎热的残余夏季。
常从(cháng cóng)的意思:常常效法、学习。
短檠(duǎn qíng)的意思:指言辞短促、不周密。
浮生(fú shēng)的意思:指人生如浮云般短暂而虚幻。
蛩声(qióng shēng)的意思:指孤寂无助的声音,形容人在困境中无人相助的悲凉情境。
寄远(jì yuǎn)的意思:表示寄托思念之情,将心意寄托给远方的人。
金井(jīn jǐng)的意思:金井指的是从井中取出黄金,比喻得到了宝贵的财富或珍贵的东西。
流浪(liú làng)的意思:形容失去家园或固定居所,四处漂泊无依。
鸣蝉(míng chán)的意思:指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表达自己的意见或感受。
团扇(tuán shàn)的意思:指人们团结一致,共同合作的精神。
梧桐(wú tóng)的意思:比喻友谊深厚或感情深挚。
消息(xiāo xī)的意思:形容人们因为谣言、传闻或消息的传播而惊慌失措,心惊胆战。
新凉(xīn liáng)的意思:指新的、凉爽的。
一叶(yī yè)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的变化或转折。
知机(zhī jī)的意思:了解情况,明白其中的门道。
-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王翰所作的《奉教和秋日四题(其二)秋信》。诗中,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传达了秋天的到来。首句“寒来消息是谁传”,以设问的方式,暗示秋意渐浓的信息由金井边的梧桐叶最先传递,富有诗意。接下来,“残暑已消团扇底”形象地写出暑热消退,人们开始使用团扇纳凉的情景;“新凉才到短檠前”则写出了夜晚读书时感受到的初秋凉意。
诗人进一步通过“问详多在蛩声里”表达出秋夜的静谧,秋虫的鸣声透露着季节的转换;“寄远常从雁影边”则寓言了秋雁南飞,引发人们对远方亲人的思念。最后两句“流浪浮生都不觉,知机林外有鸣蝉”,诗人感叹于时光流转,自己沉浸在生活的琐碎中,直到听到林外蝉鸣,才意识到秋已深,生活如流。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秋信为线索,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生活细节,展现了诗人对季节更替的敏感与感慨,以及对人生的哲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赠别韦兵曹归池州
南陵八月天,暮色远峰前。
楚竹青阳路,吴江赤马船。
籯金诸客贵,佩玉主人贤。
终日应相逐,归期定几年。
送郭赞府归淮南
骏马淮南客,归时引望新。
江声六合暮,楚色万家春。
白苧歌西曲,黄苞寄北人。
不知心赏后,早晚见行尘。
送郢州郎使君
千人插羽迎,知是范宣城。
暮雪楚山冷,春江汉水清。
红鲜供客饭,翠竹引舟行。
一别何时见,相思芳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