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怜住山者,头白未登科。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长 林 山 中 闻 贼 退 寄 孟 明 府 唐 /杜 荀 鹤 一 县 今 如 此 ,残 民 数 不 多 。也 知 贤 宰 切 ,争 奈 乱 兵 何 。皆 自 干 戈 达 ,咸 思 雨 露 和 。应 怜 住 山 者 ,头 白 未 登 科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残民(cán mín)的意思:指残害百姓,摧残民众的行为。
登科(dēng kē)的意思:指通过科举考试而被授予功名或官职。
干戈(gān gē)的意思:干戈是一个多义词,通常表示战争、战斗或武器。它也可以指代战争的形式、斗争的手段或冲突的痕迹。
乱兵(luàn bīng)的意思:指没有组织、没有纪律的士兵或军队。
民数(mín shù)的意思:指人口众多,数量庞大。
如此(rú cǐ)的意思:表示事物的状况或程度如此,表示程度非常之高。
贤宰(xián zǎi)的意思:指贤能的人担任宰相,意味着能力出众,才干卓越。
雨露(yǔ lù)的意思:雨露是指雨水和露水,比喻对人民的关怀、帮助和恩惠。
争奈(zhēng nài)的意思:争夺、争取
- 翻译
- 全县如今这般凋敝,剩下的百姓寥寥无几。
他们深知贤能的官员心系民生,但又怎能抵挡得住乱兵的侵扰。
每个人都因战争而疲惫,渴望和平与恩泽降临。
想必那些居住在山中的人,头发都白了还没能通过科举考试。
- 注释
- 一县:全县。
今:如今。
如此:这般。
残民:剩余的百姓。
数:数量。
不多:寥寥无几。
贤宰:贤能的官员。
切:深切。
争奈:却无奈。
乱兵:乱军。
皆:都。
干戈:战争。
达:影响到。
咸:都。
雨露:恩泽。
怜:可怜。
住山者:居住在山中的人。
头白:头发白了。
未:还未。
登科:通过科举考试。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战争带来的废墟与民生疾苦的景象。"一县今如此,残民数不多"直接揭示了战乱后的一片荒凉,只剩下稀少的幸存百姓。"也知贤宰切,争奈乱兵何"表达了诗人对贤明官吏无法阻止战争的无奈和悲哀。"皆自干戈达,咸思雨露和"则是说这些因战乱而起的矛盾和仇恨终将随着时间的推移得以平息。
最后两句"应怜住山者,头白未登科"充满了对那些隐居山中、头发已白却还未能有所成就的人们的同情。这里的"未登科"指的是这些人虽然年岁已高,却仍旧没有能够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反映出战乱给个人命运带来的不公和挫折。
整首诗语言质朴而深沉,情感真挚,通过对山中隐者、残民生存状态的描写,以及对贤官无奈处境的揭示,展现了诗人对于战争破坏社会秩序与人民生活的深切忧虑。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