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封疆(fēng jiāng)的意思:封疆是指古代帝王对功勋卓著的将领或官员进行封赏,使其在边疆地区担任守卫和管理职责。
锦绣(jǐn xiù)的意思:形容美丽绚丽的景色或事物。
金轮(jīn lún)的意思:金轮指的是佛教中的一种神器,也被用作比喻。在佛教中,金轮是佛陀所持的一种武器,象征着智慧和力量。在成语中,金轮意味着强大的力量和威力。
金骨(jīn gǔ)的意思:形容人的骨骼坚硬、强壮。
空王(kōng wáng)的意思:形容没有实力、没有能力,只有虚名和威望的人。
平津(píng jīn)的意思:指事物平稳、安定的状态。
前生(qián shēng)的意思:前世的生活或存在。
笙歌(shēng gē)的意思:形容热闹喜庆的场面或景象。
释子(shì zǐ)的意思:放下儿女情长,舍弃个人感情。
宿因(sù yīn)的意思:宿因是指已经形成的原因或根源。多用于佛教中,表示前世的种种业因所致。
岁暮(suì mù)的意思:岁末年底,即将过去的一年。
天资(tiān zī)的意思:指人的天生才能或天赋的特长。
无以(wú yǐ)的意思:没有办法;无法;无可奈何
香火(xiāng huǒ)的意思:指庙宇或寺庙内的香火,也泛指宗教信仰的繁荣和兴旺。
应是(yìng shì)的意思:表示事物应该是某种状态或者应该具备某种性质。
沾恩(zhān ēn)的意思:受到恩惠或帮助,感激并心存感恩之情。
章句(zhāng jù)的意思:指文章或言辞的言之有物、章法有序。
正初(zhèng chū)的意思:指事物刚开始的时候,最初的阶段。
忠孝(zhōng xiào)的意思:忠诚和孝顺
资忠(zī zhōng)的意思:指有才能而忠诚的人。
- 注释
- 忠孝:忠诚和孝顺的品德。
金轮:佛教中象征吉祥的皇帝名号。
香火:对神佛的祭祀,此处指佛门修行。
宿因:前世的因果或缘分。
金骨塔:佛教中的圣塔,象征修行成就。
育王:古代印度国王,佛教中有相关故事。
封疆:边境或封地的治理。
笙歌:音乐和歌舞,表示欢乐气氛。
襦裤:古代短衣和裤子,代指百姓服装。
锦绣:精美华丽的丝织品。
释子:出家的佛教徒。
祗擎:恭敬地捧持。
章句:经文或诗句。
贡平津:向平津进献,可能指地方官员。
- 翻译
- 天生忠诚孝顺辅佐着金轮皇帝,他在佛门中的香火缘由前世宿因。
这一世他欢喜登上金骨塔,想必前世曾是育王的身份。
年终封疆之地充满笙歌庆祝,百姓衣裳新年换上崭新的锦绣。
僧侣受恩却无法回报,只能捧着经文向平津进献敬意。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休的作品,名为《蜀王登福感寺塔三首(其一)》。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对佛教的崇敬和对生命轮回的思考。
“天资忠孝佐金轮”,这里的“金轮”通常指的是转法轮的佛陀,诗人用“天资忠孝”来形容佛陀之所以能转动这金轮,是因为其具备了忠诚和孝顺的美德。这样的开篇设置了一种敬仰的基调。
“香火空王有宿因”,“香火”指的是寺庙中常年燃烧的香,这里暗示着信徒对佛的虔诚供奉。而“空王”可能是指佛教中的空性或是虚幻的世间王权,结合“宿因”来看,诗人似乎在探讨前世今生因果关系。
“此世喜登金骨塔”,这里的“金骨塔”很可能是指供奉佛祖舍利(即骨灰)的佛塔。诗人表达了对登临这样一座神圣之地的喜悦之情,暗示着对来世解脱的向往。
“前生应是育王身”,这句话加深了对生命轮回的思考,诗人推测自己在前生中可能与某位君主或高僧有过特别的因缘,因此能够在今生得到这样的机缘登塔。
“封疆岁暮笙歌合,襦裤正初锦绣新”,这里转折了一下,诗人的情感似乎从对佛法的崇敬转向了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封疆”指的是边塞之地,“岁暮”则是年终。诗人可能是在描述一种节日气氛,其中“笙歌合”意味着欢乐的集体歌唱,而“襦裤正初锦绣新”则描绘了一种新衣盛装的喜悦场景。
“释子沾恩无以报,祗擎章句贡平津”,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对佛教的感激之情和回报之愿。这里的“释子”即是佛门弟子,“沾恩”则是沾受了佛恩。而“祗擎章句贡平津”中的“祗”字有选择、挑选之意,诗人可能是在表达自己通过精选佛教经典中的章句来作为对佛恩的回报。
整首诗表现出了诗人深厚的佛法修养和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同时也融合了对现实生活中美好瞬间的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