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波涛(bō tāo)的意思:形容波浪汹涌澎湃的样子。
草木(cǎo mù)的意思:指人心惶惶,对一切事物都怀疑和恐惧,过分紧张的心理状态。
储胥(chǔ xū)的意思:指把人才、智慧等储存起来,使其得到充分发挥。
感念(gǎn niàn)的意思:对别人的恩情或关怀心存感激和思念。
海波(hǎi bō)的意思:形容大海波澜起伏,比喻事物变化无常或动荡不安。
何时(hé shí)的意思:何时表示询问时间,问什么时候。
建极(jiàn jí)的意思:建立至高无上的地位或境界。
连群(lián qún)的意思:指人们团结一致,共同行动,形成一个紧密的集体。
纶言(lún yán)的意思:指言辞圆滑巧妙,能够巧妙地运用辞章之术,使人信服。
免征(miǎn zhēng)的意思:不需要缴纳税款或其他费用。
穷海(qióng hǎi)的意思:指困境、艰难的处境。
司农(sī nóng)的意思:指农民的劳动和生活。也可用来比喻平凡而勤劳的人。
廷议(tíng yì)的意思:指朝廷上的讨论和决策。
挽运(wǎn yùn)的意思:挽回命运,改变不利的局面。
宵旰(xiāo gàn)的意思:形容勤奋努力,不分昼夜地工作。
征输(zhēng shū)的意思:指征收、征用、征募等事物。
诸方(zhū fāng)的意思:各个方面、各方人士
-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学者李慈铭所作的《村居杂感(其一)》,诗人以皇帝登基初期为背景,表达了对民生疾苦的关注。首句“感念今皇建极初”赞扬了新君即位时的开明气象,但接下来的“纶言迭下免征输”暗示了政策的善意,百姓得以减免赋税。
然而,诗中透露出忧虑,“民顽尚忍连群盗”揭示了民间仍有盗贼横行,反映出社会秩序的不稳定和底层民众生活的艰难。“廷议还闻压重租”进一步指出朝廷决策中可能存在的加重赋税的问题,加重了农民的负担。
“穷海波涛艰挽运”运用比喻,形容运输困难重重,物资匮乏,“诸方草木缺储胥”则强调地方储备不足,民生供应紧张。诗人在此表达了对国家经济管理的担忧。
最后两句“司农可更无刘晏,宵旰何时得少纾”借古人的贤相刘晏来寄托期望,希望朝廷能有一位像他那样善于理财、关注民生的官员出现,减轻百姓的苦难,让皇帝能够稍微放宽心,即“宵旰何时得少纾”。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现实问题,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治理的关注和对改善民生的深切期盼。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