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乎吾未见,致知知止矣。
兄乎止孰似,兄止无端涘。
安止(ān zhǐ)的意思:安定下来,停止不前
不止(bù zhǐ)的意思:不仅仅;不止于此
尘埃(chén āi)的意思:指非常微小的尘土或灰尘,也用来比喻微不足道的事物或人。
非心(fēi xīn)的意思:非常认真,毫不马虎
艮止(gèn zhǐ)的意思:指停止、阻止、制止。
泓澄(hóng chéng)的意思:形容水清澈明亮,或者形容思想清明豁达。
兼山(jiān shān)的意思:同时担负多项任务或职责。
郊园(jiāo yuán)的意思:郊园指郊区的花园,比喻宽广的胸怀和开阔的心境。
眷言(juàn yán)的意思:指亲属之间的言语交流或互相关怀的话语。
妙理(miào lǐ)的意思:指非常巧妙的道理或观点。
千万(qiān wàn)的意思:表示强调或劝告,要注意或务必做某事。
为止(wéi zhǐ)的意思:表示某种状态、程度或范围已经达到了极限或最高点。
为难(wéi nán)的意思:指处于困境或难题中,感到困扰、犹豫不决或无法抉择。
吾兄(wú xiōng)的意思:指自己的兄弟,也可以泛指亲属、朋友。
无端(wú duān)的意思:没有理由、没有根据、毫无道理
孝爱(xiào ài)的意思:指对父母或长辈表达深切的爱戴和关怀。
以为(yǐ wéi)的意思:错误地认为,误以为
正己(zhèng jǐ)的意思:
端正自己的思想、言行。《礼记·中庸》:“正己而不求於人,则无怨。” 唐 李翱 《答侯高第二书》:“君子正己而须之尔,虽圣人不能取其容焉。” 明 张居正 《与蓟辽督抚书》:“夫省文以期实效,坦怀以合暌贰,正己以振威稜,乃渠今日最切务也。”
致知(zhì zhī)的意思:通过学习和探索获得知识和智慧。
知止(zhī zhǐ)的意思:知道适可而止,懂得分寸,不过分或过度。
至善(zhì shàn)的意思:最善良、最仁慈的品德和行为。
中得(zhōng de)的意思:获得、得到、取得
这首诗以“止”为主题,探讨了“知止”的重要性与实践的难度。诗人薛季宣通过对比“不止”与“止”,展现了“止”的多重层面,包括道德修养、家庭责任、内心平静以及对知识的追求。
首先,“知止良独艰”,指出“知止”并非易事,需要深刻的洞察力和坚定的意志。接着,诗人以“吾兄独安止”为引,强调了兄长在实践“止”之道上的独特之处,暗示兄长在道德、家庭关系等方面达到了理想的境界。
“不止郊园外,只止尘埃里。”这两句通过对比“郊园外”的广阔与“尘埃里”的局限,表达了“止”的内涵不仅仅是外部行为的约束,更深入到内心的纯净与宁静。随后,“脩为止至善,孝爱止为子”进一步阐述了“止”在道德修养和家庭责任中的作用,强调了通过“止”达到至善和尽孝爱的重要性。
“眷言兄止之,得止以为喜。”表达了对兄长实践“止”的赞赏和喜悦之情,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止”的价值认同。接下来,“至止内泓澄,非心止弗起”强调了内心的平静与清澈是实现“止”的关键,而非外在的行为。
“止静有馀欢,止中得妙理。”这两句总结了“止”的内在愉悦和深刻哲理,表明通过“止”可以达到心灵的满足和智慧的领悟。最后,“勿谓止为难,止躬徒正己。”提醒人们不要因为“止”的难度而退缩,而是要通过自我修炼来实现“止”。
“止乎吾未见,致知知止矣。”表达了对“止”的追求和对知识的渴望,认为通过不断学习和思考,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实践“止”。最后,“兄乎止孰似,兄止无端涘。”赞美兄长在“止”的道路上无人能及,其成就不可估量,如同高山一般,历经千万年而不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止”的多维度探讨,不仅展现了个人道德修养与家庭责任的重要性,还强调了内心的平静、知识的追求以及自我修炼对于实现“止”的意义。
高云试孤骞,长风响远音。
我身异飞鸟,安能恋故林。
持子香草佩,置我幽兰襟。
挥手自兹去,耻为游子吟。
松柏但自坚,焉保寒不侵。
两心诚相乖,万里岂自今。
爱子丈夫泪,歧路勿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