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雨来断雷,山云湿可谱。
及岸沿黑堤,攫猪复愁虎。
芋垆聊炙衣,一笑赖尊俎。
篁竹(huáng zhú)的意思:篁竹是指竹子的一种品种,也用来比喻人才出众、品德高尚的人。
进舟(jìn zhōu)的意思:指乘船前往目的地,比喻积极主动地主动行动。
燎火(liǎo huǒ)的意思:燎火是指火势迅猛,燃烧得非常旺盛的火焰。在引申意义上,燎火也可以指迅速传播或扩大的事物。
鸣雨(míng yǔ)的意思:形容雷声大雨点大的情况。
言语(yán yǔ)的意思:言辞、语言。
中流(zhōng liú)的意思:处于中间位置,居于中间地位。
竹浦(zhú pǔ)的意思:指人物或事物在困境中能够坚持不懈,迎难而上,不被困难所吓倒。
缁徒(zī tú)的意思:指黑衣僧侣,也用来形容穿黑衣服的人。
尊俎(zūn zǔ)的意思:尊重和崇敬的意思。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乘船进入竹林水泊的情景,以及途中所见所感。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动景象和旅途中的复杂心情。
首句“夜影叠中流”,描绘了夜晚水面倒映着层层叠叠的光影,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神秘的氛围。接着,“进舟篁竹浦”则点明了行船进入竹林水泊的场景,暗示了旅程的开始。
“鸣雨来断雷,山云湿可谱”两句,通过描述雨声与雷声交织,山间云雾湿润,形象地表现了雨夜的景象,同时也隐含了旅途中的风雨不测。
“及岸沿黑堤,攫猪复愁虎”描绘了接近岸边时,担心野兽出没的紧张情绪,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敬畏之心。
“燎火得缁徒,怖馀涩言语”中,“燎火”指点燃的火堆,“缁徒”可能是指穿着黑色衣服的人或僧侣,这里可能指的是旅途中遇到的同伴。这一句通过描述火光下人们交谈的场景,展现了旅途中的温暖与慰藉。
“芋垆聊炙衣,一笑赖尊俎”则是对旅途中的小憩与欢笑的描写,通过烤芋头取暖、饮酒谈笑的画面,表达了即使在艰难的旅途中也能找到乐趣和安慰的主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观察和对旅途经历的独特感悟,充满了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