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毅、豹为均死,未识荆、凡定孰存?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独(bù dú)的意思:不仅仅,不只是
痴钝(chī dùn)的意思:指人愚笨、迟钝,思维不敏捷。
东坡(dōng pō)的意思:指杜甫和苏轼这两位唐宋文学家,也泛指文学才子、文化名人。
记刻(jì kè)的意思:记住、铭记
堪笑(kān xiào)的意思:非常可笑,令人发笑的事物或情况。
刻舟(kè zhōu)的意思:指人们在急需时刻,不惜毁坏某物以求达到目的。
梦中(mèng zhōng)的意思:指在梦中,不真实的情景或境况。
前人(qián rén)的意思:前人努力奋斗,后人享受成果。比喻前人的努力为后人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区区(qū qū)的意思:微小、不起眼的样子
身后(shēn hòu)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事物在另一个人或事物之后,引申为对某个人或事物的评价或看法。
生刍(shēng chú)的意思:
亦作“ 生蒭 ”。1.鲜草。《诗·小雅·白驹》:“生芻一束,其人如玉。” 陈奂 传疏:“芻所以萎白驹,託言礼所以养贤人。”鲜草可养白驹。后因用作礼贤敬贤之典。《西京杂记》卷五:“夫人无幽显,道在则为尊,虽生蒭之贱也,不能脱落君子,故赠君生蒭一束。” 宋 黄庭坚 《迎醇甫夫妇》诗:“策马得行休更秣,已令童稚割生芻。”
(2).指贤人;贤能。 南朝 宋 鲍照 《从过旧宫》诗:“空费行苇德,採束谢生芻。” 南朝 梁 吴均 《赠周兴嗣》诗之一:“愿持 江 南蕙,以赠生芻人。”
(3).指代《诗·小雅·白驹》,以寄寓思友、思贤之心。 唐 权德舆 《奉和许阁老酬淮南崔十七端公见寄》:“断金挥丽藻,比玉咏生芻。” 唐 李群玉 《将离澧浦置酒野屿奉怀沉正字昆弟三人联登高第》诗:“停觴一摇笔,聊寄生芻吟。” 明 何景明 《酬赠王德征》诗:“皎皎空谷驹,生芻劳我心。”
(4).《后汉书·徐穉传》:“ 郭林宗 有母忧, 穉 往弔之,置生芻一束於庐前而去。”后因以称吊祭的礼物。 唐 杨炯 《泸州都督王湛神道碑》:“生芻一束,泣血三年,不踰圣人之礼,能行大夫之孝。”《宋史·文苑传三·路振》:“生芻致祭,弊帷成礼。瘞尔崇冈,全尔具体。” 明 张煌言 《挽大宗伯吴峦穉先生》诗:“趋朝当日称先达,惆悵生芻何处投。”识荆(shí jīng)的意思:识别出真正的荆棘,即能够分辨出真相和真实的事物。
无身(wú shēn)的意思:没有身体或形体,也指没有实体、没有根据或没有依据。
-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作品,名为《王中甫哀辞》。诗中流露出作者对于人生无常和历史沧桑的深刻感慨,以及对待友人的怀念与自我安慰的情感。
"生刍不独比前人" 这一句表达了作者认为自己在世时的处境并非孤例,许多前辈也曾遭遇类似困境。"束藁端以废谢鲲" 则是说尽管努力去做某事,但终究还是功亏一篑,只能感叹命运无常。
"子达想无身后念" 这句话表明作者对于友人王中甫的思念,哪怕到了没有身体(即逝世)之后也不会忘记。"吾衰不复梦中论" 则是说自己年迈体弱,再也无法像过去那样在梦中探讨学问。
接下来的两句 "已知毅、豹为均死,未识荆、凡定孰存?" 表达了作者对于朋友们的命运的关注和担忧,其中提到的“毅”、“豹”可能是已经去世的朋友,而“荆”、“凡”则是生还者,但具体情况尚不明确。
最后两句 "堪笑东坡痴钝老,区区犹记刻舟痕" 则是作者自嘲,认为自己年老而愚钝,只能笑谈自己过去在东坡(即苏轼居住的地方)留下的刻划船板的旧事。
整首诗充满了对友情和生命流逝的感慨,以及面对无常时个人内心世界的复杂情绪。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自天津南所经由亡不陆沈者聊成短述兼志忧年得十六韵
脉涌中原破,堤平万穴趋。
青天回碣石,大壑播方壶。
甲子尧年偶,庚辰禹佐殊。
向来分水陆,兹往混江湖。
远舍晨都鳄,危樯夜宅乌。
鸥行饶道路,桧偃夺菰蒲。
急瀑千珠溅,宽流一镜铺。
縠文寒茧栗,锦色昼模糊。
紫凤疑来往,天吴或有无。?驱惊倏忽,帆迫乱喧呼。
怒激钲声废,微争线力扶。
身轻仍燕雀,势定始妻孥。
瘗马祠空白,看龟目易朱。
客程兹地险,民力几时苏。
沈灶生涯尽,投薪骨髓枯。
茫茫上帝远,吾意欲招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