桧树郁冬皋,木叶辞秋苑。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乘月(chéng yuè)的意思:乘坐月亮,指借助良好的时机或机遇。
尺书(chǐ shū)的意思:形容文章或书籍的篇幅短小。
衿曲(jīn qǔ)的意思:形容心胸狭窄,不宽宏大量。
琅玕(láng gān)的意思:形容珍贵、美好的东西。
木叶(mù yè)的意思:指人的名声或事物的声誉,如同树叶一样轻飘飘,容易被风吹落,形容不牢固、不可靠。
岂不(qǐ bù)的意思:表示反问或加强语气,意为“难道不是吗?”、“难道不会吗?”等。
日趋(rì qū)的意思:逐渐变得日益增加或加强
望风(wàng fēng)的意思:指在风向上察看敌情,发现敌人的行踪。也比喻在某种情况下负有监视、提醒或保护的责任。
衣带(yī dài)的意思:比喻亲密无间的关系。
悠悠(yōu yōu)的意思:形容时间长久、漫长。
玉屑(yù xiè)的意思:指玉石的碎片,比喻珍贵的东西被破坏或损失。
月望(yuè wàng)的意思:指月亮在天空中升起或出现的情景。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所作的《离合诗寄京邑诸贵》中的片段,以琅玕和玉屑为比喻,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京城贵人们的思念之情。首句“琅玕岂不珍”,琅玕象征珍贵的美玉,暗示了京城中贵人们的地位和尊贵。然而,诗人接着说“玉屑竟谁饭”,暗示他们的生活并非只有奢华,也可能有孤独和无奈。
接下来,“桧树郁冬皋,木叶辞秋苑”描绘了一幅深冬景象,桧树在寒气中茂盛,而木叶已从秋日的园林中凋零,寓示着诗人与京城友人的分离,以及时光的流逝。
“衿曲自悠悠,衣带日趋缓”通过衣襟宽松和腰带渐宽,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愁苦和日渐消瘦,流露出对京城亲友的深深挂念。
最后两句“乘月望风霄,人遥尺书断”,诗人想象自己在月夜中遥望京城,与亲朋的书信往来因距离遥远而中断,进一步强化了离别的感伤和思念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运用了象征和借景抒情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京城贵友的思念和自身境遇的感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