綵线风飘断,缃帘火烬馀。
- 拼音版原文全文
翻 经 台 白 莲 池 宋 /包 信 野 蔓 高 台 下 ,前 朝 记 不 诬 。金 文 翻 古 偈 ,汉 字 变 胡 书 。彩 线 风 飘 断 ,缃 帘 火 烬 馀 。破 云 开 白 日 ,穿 水 照 芙 蕖 。科 斗 频 更 改 ,庵 园 几 遍 锄 。真 门 兼 逸 韵 ,两 欲 慕 相 如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日(bái rì)的意思:指白天、日间。也可用来形容事情明摆着的、显而易见的。
不诬(bù wū)的意思:不冤枉,不诬告。
翻古(fān gǔ)的意思:翻古指追溯古代的事物,寻求启示和借鉴。
芙蕖(fú qú)的意思:指荷花。比喻美丽的女子。
高台(gāo tái)的意思:指地势高而平坦的台地,也比喻地位高、权势大。
更改(gēng gǎi)的意思:指一个人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决心改正,从而重新做人。
汉字(hàn zì)的意思:指中国文字的基本单位,也指中国文字的总称。
胡书(hú shū)的意思:指胡乱写的书籍或文章,没有实质内容或价值。
火烬(huǒ jìn)的意思:指熄灭了的火焰或者灰烬。比喻已经消亡或者衰落的事物。
金文(jīn wén)的意思:指古代铭文或刻文,也泛指古代的文字和文字学。
开白(kāi bái)的意思:指事情刚开始,尚未发展到深入阶段。
科斗(kē dòu)的意思:形容人们争斗激烈,力量相当。
前朝(qián cháo)的意思:指过去的朝代或时期。
台下(tái xià)的意思:指在表演或演讲时,观众所在的位置。也泛指观众、听众。
相如(xiàng rú)的意思:相貌酷似,如出一辙。
野蔓(yě màn)的意思:指野生的蔓生植物,比喻不受约束、自由生长的状态。
逸韵(yì yùn)的意思:指诗文、音乐等艺术作品中的优美、高雅和自然流畅的风格。
真门(zhēn mén)的意思:真门是指真正的门户或入口,也可以指真实、真正的事物。
- 翻译
- 野蔓蔓延在高台之下,昔日遗迹确凿无疑。
金色铭文解读古老的经文,汉字书写中融入胡地风格。
彩色丝线随风飘散,只剩烧焦的缃色帘帷残余。
云层裂开,阳光穿透,照亮水中荷花。
蝌蚪文频繁变化,庵园多次被翻新耕作。
真正的门派蕴含着超脱的韵律,我心向往如司马相如般才情。
- 注释
- 野蔓:野生的蔓藤。
高台:高大的平台或遗址。
记不诬:记载真实无误。
金文:古代的金质铭文。
古偈:古老的佛经或教诲。
胡书:胡地(指非中原地区)的书写风格。
綵线:彩色的丝线。
缃帘:浅黄色的帘子。
烬馀:燃烧后的残余。
破云:穿透云层。
芙蕖:荷花的别称。
科斗:蝌蚪文,古代的一种文字形式。
更改:变化。
庵园:庵庙或园林。
遍锄:多次翻新耕作。
真门:真正的门派或学派。
逸韵:超凡的韵致或风格。
相如:司马相如,西汉著名文学家。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荒废的古台遗址,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述和历史的回忆,抒发了深沉的情感。开篇“野蔓高台下,前朝记不诬”两句,设定了整个诗歌的意境,台下长满了野蔓,似乎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而这些历史的记忆并没有被人误解。
紧接着,“金文翻古偈,汉字变胡书”两句,通过对金文(金石之文,即古代刻于金石上的文字)和汉字变化为胡书(指汉字受其他民族文化影响而出现的变体)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于历史文化变迁的感慨。
“綵线风飘断,缃帘火烬馀”两句,则是通过对细微之物的观察,如同绒线被风吹断,薄幕因火而成灰烬状,来隐喻时间流逝和历史沧桑。
“破云开白日,穿水照芙蕖”一句,以清新明快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象,阳光穿透云层,照耀在水中的荷花(芙蕖),呈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
“科斗频更改,庵园几遍锄”两句,则是通过对耕耘土地的反复劳作来表达诗人对于历史的反思和内心的不平静。
最后,“真门兼逸韵,两欲慕相如”一句,诗人似乎在追求一种超脱世俗的艺术境界,以期与古人的精神世界相通。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历史文化的反思,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和丰富的内心世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