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忘万里封侯志,但忆千回上树时。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参差(cēn cī)的意思:形容不齐整、不齐全的样子。
池塘(chí táng)的意思:池塘指的是一种水源,比喻一定范围内的事物或环境。
从来(cóng lái)的意思:表示事物的常态、习惯或一贯的状态。
鹅黄(é huáng)的意思:形容颜色像鹅毛一样的黄色。
封侯(fēng hóu)的意思:指被封为侯爵,成为高官显贵的意思。
潋滟(liàn yàn)的意思:形容水面光亮、波光流动的样子。
邻曲(lín qǔ)的意思:指邻居之间相互交往,互相帮助,和睦相处。
柳丝(liǔ sī)的意思:指形容柳树枝条柔软、摇曳的样子。
楼观(lóu guān)的意思:楼观指的是高楼大厦或高处的建筑物,用来比喻高处俯视,洞察事物的本质。
暮烟(mù yān)的意思:指夕阳下的烟雾,也比喻事物末期或衰落的景象。
身世(shēn shì)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出身和背景。
烟楼(yān lóu)的意思:指遗留下来的烟尘,比喻过去的事物或旧时的风俗。
紫姑(zǐ gū)的意思:指年轻的女子。
自知(zì zhī)的意思:了解自己的能力、局限和状况。
- 翻译
- 是谁将鹅黄色染上了柳条,仿佛在催促邻居们踏青的时节。
已经忘记了远大的封侯壮志,只记得那些无数次攀树的时光。
清晨的雨后,池塘水面波光粼粼,傍晚的炊烟袅袅升起,楼阁在碧绿中若隐若现。
紫姑想问又止,关于自身的命运,我心中自有一份明白。
- 注释
- 鹅黄:淡黄色。
染:给…涂色。
柳丝:柳条。
邻曲:邻居们。
蹋青期:踏青的季节。
万里封侯志:远大的封侯愿望。
千回:无数次。
上树时:攀树的时刻。
朝雨:早晨的雨。
池塘:水塘。
光潋滟:水面闪闪发光。
暮烟:傍晚的炊烟。
楼观:楼阁。
碧参差:绿色错落有致。
紫姑:古代传说中的女子,常被视为春天的使者。
欲问:想要询问。
还休去:犹豫着要不要离开。
身世:个人的经历和命运。
心自知:内心深处自己清楚。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初春》,描绘了春天到来时的景象和诗人的内心感受。首句“谁把鹅黄染柳丝”以设问的方式,生动地展现了早春时节柳树嫩叶由淡黄渐变为鲜明色彩的过程,仿佛是大自然的妙手染就。接下来的“似催邻曲蹋青期”则暗示着春意盎然,邻里间开始踏青游玩,充满生机。
诗人通过“已忘万里封侯志”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淡泊,转而回忆起儿时“千回上树时”的无忧无虑,流露出对过去简单快乐时光的怀念。后两句“朝雨池塘光潋滟,暮烟楼观碧参差”描绘了春雨过后池塘水面波光粼粼,傍晚时分楼阁在烟雾中若隐若现的画面,展现出初春景色的宁静与朦胧美。
最后,“紫姑欲问还休去,身世从来心自知”借紫姑这个民间传说中的女子,表达诗人对自身命运的深沉思考,意识到自己的身世和未来只能由自己内心深处去领悟,流露出一种淡然自省的人生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初春景色,同时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展现了陆游深沉的人生感慨和对自然的热爱。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竹窗小隐为羽士孔德容赋
嘉种分淇澳,灵根毓清都。
子孙既繁衍,枝叶何纷敷。
羽人抱高志,淡泊宗玄虚。
开窗翠霭入,展席晴云舒。
昼閒寂无事,宝篆销金炉。
手持长生诀,心味灵筌书。
清风满广座,明月来凤雏。
何时解羁鞅,一造云巢居。
俞东村示教雨窗感兴佳作连篇累牍寓意深远譬如雍门之琴能使听者堕泪讽咏之馀勉强追和不翅鸣瓦釜而配黄钟也·其三
造物难知一听天,贫居无事只安然。
能如东老依方酿,胜似中?汲水煎。
燕去燕来何必管,花开花落不须怜。
百年身世浑忘却,懒散从教雪满颠。
日重光行
日重光,日日向西没,朝朝出东方。
日重光,谁目尔名为太阳。
当时羿射十杀九,如何尔独箭不伤。
日重光,浴乎咸池拂榑桑,周天不停照八荒。
人归长夜台,长夜一何长。
日重光,混沌初分有盘古,尔今独在盘古亡。
日重光,东方天又明,夜台自冥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