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萧文明见寄》
《和萧文明见寄》全文
明 / 祁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浮云白日长安远客多愁强自欢。

草色莺声于越景,菊英兰露楚人餐。

心丹不逐风霜改,眼界应随宇宙宽。

长对一樽歌复啸,欲将豪迈儒酸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日(bái rì)的意思:指白天、日间。也可用来形容事情明摆着的、显而易见的。

长安(cháng ān)的意思:指安定、稳定的局面或地方

多愁(duō chóu)的意思:形容人心事重重,容易感伤。

风霜(fēng shuāng)的意思:指人经受了风吹和霜打的磨砺,比喻经历了艰苦困苦的磨砺,锻炼出坚强的意志和品质。

浮云(fú yún)的意思:比喻虚幻、不真实的事物或情感。

豪迈(háo mài)的意思:形容人的气概豪放、胸怀宽广,意志坚定、果断。

儒酸(rú suān)的意思:形容儒家学派的人对其他学派或观点持批评、讽刺的态度。

眼界(yǎn jiè)的意思:指一个人的见识、知识范围或思维方式。

莺声(yīng shēng)的意思:指美好的声音或动听的歌声。

宇宙(yǔ zhòu)的意思:形容某人或某物在某个领域内无人能及、无与伦比。

于越(yú yuè)的意思:超过、超越

远客(yuǎn kè)的意思:指远离家乡的人,特指离开家乡在外地寄居或旅行的人。

云白(yún bái)的意思:形容白得像云一样洁白无瑕。

鉴赏

此诗《和萧文明见寄》由明代诗人祁顺所作,通过描绘长安的景象与内心情感,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洒脱与豪迈。

首句“浮云白日隔长安”,以“浮云”与“白日”的对比,营造出一种距离感与迷茫感,暗示了诗人身处长安,却仿佛被某种无形的隔阂所阻隔,内心充满了一种难以言说的孤独与忧愁。

接着,“远客多愁强自欢”,直接点明了诗人的身份——一个远离家乡、漂泊在外的旅人,面对生活的艰辛与孤独,他只能勉强地寻找欢愉,但内心的愁绪却始终无法消散。

“草色莺声于越景,菊英兰露楚人餐”,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色彩斑斓的画面。诗人通过自然界的美好景象,试图从中找到心灵的慰藉。于越之地的草色与莺声,楚地的菊花与兰花,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也寓意着诗人对生活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心丹不逐风霜改,眼界应随宇宙宽”,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坚定的内心世界与广阔的视野。即使面对人生的风霜考验,他的心志也不会改变;而他的眼界,应当如同宇宙般广阔无垠,包容万物,超越世俗的束缚。

最后,“长对一樽歌复啸,欲将豪迈洗儒酸”,诗人选择在酒中寻求解脱,通过歌唱与长啸来释放内心的豪情与不羁。他渴望用这种豪迈的态度,冲刷掉儒家思想中的某些酸涩与束缚,展现出一种更为自由、洒脱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长安景象的描绘与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独特的生命感悟与精神追求,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我价值的探索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祁顺

祁顺
朝代:明

(1434—1497)广东东莞人,字致和,号巽川。天顺四年进士,授兵部主事,进郎中。成化中使朝鲜,不受金缯,拒声伎之奉。累官至江西左布政使。有《石阡府志》、《巽川集》。
猜你喜欢

上冢还过方桥

一番新火试新茶,又向方桥记岁华。

草色前头见江树,桑林多处是人家。

拓开白鸟天边眼,背尽红尘脚底沙。

临老不知来几度,只看豆麦不看花。

(0)

铜陵县步

二年三过铜陵县,欲采蘋花意自羞。

他日梦中应记得,浅山衔县水衔州。

(0)

送襄阳冯主簿·其二

老子当年起垄间,岂知零落向华颠。

秋风唤起神洲梦,犹忆平生戴与田。

(0)

武陵江上渔舟

家居堤下土平檐,人在江中尺许船。

正尔平生事方足,有人狂梦欲登仙。

(0)

次韵罗郢州送别

江上相留不肯留,渡江沿岸却回头。

汉江东去人西去,不见高城始是愁。

(0)

次韵苏教授饭郑教授五首·其一

卧龙山下鹿门居,消得幽人一草庐。

更有胜如诸葛处,稻花香里看芙蕖。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朱淑真 严遂成 虞集 龚诩 吴文英 卢纶 王柏 方孝孺 刘长卿 谢翱 权德舆 皎然 徐祯卿 姚合 宋琬 张元干 谢薖 李希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