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户苍松老,听经白鸽稠。
设询喧寂性,分别起心不。
这首诗描绘了弘恩寺内宁静祥和的氛围。首句“兰若通衢左,山僧岂厌幽”以“兰若”点出寺庙所在,暗示其位于繁华道路一侧,而“山僧岂厌幽”则通过僧侣对幽静环境的喜爱,展现出寺庙的隐逸之气。接下来,“颇能具功德,辄与暂停留”两句,既表达了僧侣们修行的虔诚,也暗示了寺庙作为心灵栖息地的角色。
“映户苍松老,听经白鸽稠”描绘了寺庙内的自然景观与宗教活动的和谐共存。苍松的老态与白鸽的密集,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延续,以及宗教信仰的恒久不变。最后,“设询喧寂性,分别起心不”则提出了一个哲学思考,探讨在喧嚣与寂静之间,人们内心如何保持平衡,是否能超越表面的分别,达到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弘恩寺独特的宁静之美,以及其中蕴含的深刻哲思,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宗教的深刻感悟。
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
薰风自南来,殿阁生微凉。
一为居所移,苦乐永相忘。
愿言均此施,清阴分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