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变迁(biàn qiān)的意思:指事物的变化和转移,特指人事或国家社会的变动。
不管(bù guǎn)的意思:表示不论什么情况或条件,都不在意或不顾及。
采花(cǎi huā)的意思:指男子偷窃女子的贞操或进行不正当的异性关系。
参禅(cān chán)的意思:指修行禅宗,参悟佛法,达到超脱世俗的境界。
长公(cháng gōng)的意思:指在公共场合长时间待着,不肯离开。
潮头(cháo tóu)的意思:指潮水的最前头,也比喻时代潮流的最前沿或事物的最先进状态。
徵士(zhǐ shì)的意思:指徵召壮丁,招募士兵。
春光(chūn guāng)的意思:春天的阳光,指春天的美好景色或春天的气息。
得地(de dì)的意思:指得到地位、权力或资源等。
登临(dēng lín)的意思:登上高处或高山,指登上高处以观赏美景或远望。
东渡(dōng dù)的意思:东渡是一个指人从东方向西方迁徙的成语,常用来形容人们跨越大海或长江等水域,向远方迁徙或开拓新天地。
断送(duàn sòng)的意思:指因疏忽、失误或缺乏掌握而造成的损失或丧失。
芳草(fāng cǎo)的意思:指美好的事物或人物。
风味(fēng wèi)的意思:指某种具有特色的味道或特殊的风格。
服食(fú shí)的意思:服从、顺从、听从。
高驾(gāo jià)的意思:指出众、超群出众。
管人(guǎn rén)的意思:指掌握权力,管理人民或处理事务。
归兴(guī xīng)的意思:指人的精神、事物的兴盛归于正常状态
寒泉(hán quán)的意思:指冷清、寂寞无人的景象或境况。
酣眠(hān mián)的意思:酣眠指睡得非常香甜、非常舒服的睡眠状态。
后会(hòu huì)的意思:表示分别时不确定何时再见面,也可用于表示关系疏远,不再联系。
机锋(jī fēng)的意思:指智慧、才智出众,能够在关键时刻做出明智的决策和应对。
江湖(jiāng hú)的意思:指社会上的浮动人员、游离人士,也指江湖中的各种事物和活动。
借住(jiè zhù)的意思:借用别人的住处。
巾子(jīn zǐ)的意思:形容女子能力强,不逊于男子。
酒船(jiǔ chuán)的意思:指酒杯,酒杯中的酒。
老我(lǎo wǒ)的意思:自私、自利,只顾自己而不顾他人。
陵谷(líng gǔ)的意思:指山陵和山谷,泛指高低不平的地形。
凌空(líng kōng)的意思:悬空、飞跃、超越
六桥(liù qiáo)的意思:指人的六种亲戚关系,即父、母、兄、弟、夫、妻。
南朝(nán cháo)的意思:指中国历史上南北朝时期南方的一系列朝代,特指刘宋、南齐、南梁、南陈四个朝代。
琴操(qín cāo)的意思:指用琴声引导或控制他人的情绪或行为。
山势(shān shì)的意思:指山的形势或势力。也用来形容某种形势或势力的强大和威势。
生客(shēng kè)的意思:指临时造访的客人,也指突然来访的客人。
识道(shí dào)的意思:了解真理,认识道理。
师风(shī fēng)的意思:指教师的品德风范和教育方式。
世变(shì biàn)的意思:指世界的变化,形容时代变迁、社会风气的变化。
水仙(shuǐ xiān)的意思:指美丽的女子。
送春(sòng chūn)的意思:指春天的离去,夏天的到来。
松坞(sōng wù)的意思:指人心胸开阔,气度不凡。
头高(tóu gāo)的意思:形容人的气概或精神状态很高昂,昂首挺胸。
昔年(xī nián)的意思:过去的年代;往事
萧然(xiāo rán)的意思:形容冷清、寂寞无人的样子。
斜日(xié rì)的意思:夕阳斜照的时候,指时间已经过去了大半,暗示事物已经到了结束或衰落的阶段。
兴废(xīng fèi)的意思:指兴盛和衰败,兴旺和衰落。
游迹(yóu jì)的意思:指徘徊、流浪。
幽深(yōu shēn)的意思:幽暗而深远的意思,形容深奥、晦涩或难以理解。
园子(yuán zǐ)的意思:指较小的庭园或花园。
重来(chóng lái)的意思:重新开始,重新尝试
庄严(zhuāng yán)的意思:庄重、肃穆、庄严肃定。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史鉴的《宝峰留别》,描绘了宝峰寺的壮丽景色与历史沧桑,以及诗人在此地的个人情感与体验。
首联“宝峰西占古城边,塔殿凌空得地先”开篇即以宝峰寺的地理位置和建筑特色入笔,展现出其在历史中的独特地位。接着,“山势群趋疑捍海,潮头高驾欲浮天”两句,运用夸张手法,描绘出宝峰寺周围山势连绵、气势磅礴的景象,仿佛能守护大海,甚至能驾驭云天,极富想象力。
“江湖不管人兴废,陵谷多缘世变迁”则表达了自然界的无常与人类历史的更迭,强调了自然与人类社会之间的深刻联系与对比。接下来,“寺到南朝为盛矣,晋从东渡遂萧然”通过历史典故,赞美了宝峰寺在南朝时期的辉煌,同时也暗示了后来的衰落。
“庄严花事凭园子,断送春光属酒船”两句,将自然美景与人的活动相结合,既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也体现了人们在美好景致中寻求欢愉的生活态度。“双鹤已随徵士化,六桥犹记长公贤”则通过传说中的双鹤与历史人物的典故,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内涵与历史感。
“从僧借住非生客,老我登临异昔年”表达了诗人与僧侣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自己再次登临宝峰寺时的感慨,既有对时光流逝的感叹,也有对过往岁月的怀念。“松坞采花供服食,竹房闻鸟醒酣眠”描绘了诗人日常生活的宁静与和谐,充满了自然与内心的契合。
“闲披芳草寻巾子,戏酌寒泉酹水仙”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在自然中的自由与自在,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敬仰。“琴操机锋那识道,版师风味胜参禅”通过琴棋书画等艺术形式,表达了诗人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与理解,同时也与佛教文化相呼应。
最后,“重来每感前游迹,此别仍祈后会缘”表达了诗人对宝峰寺的深情厚意与不舍之情,以及对未来再次相聚的期待。“去尽幽深动归兴,茂林斜日乱啼鹃”则以生动的自然景象收尾,既表达了诗人对宝峰寺的依恋,也预示着他对未来的憧憬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宝峰寺的壮丽景色与历史氛围,还蕴含了诗人对自然、历史、人生、艺术等多重主题的深刻思考与感悟,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