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怜忘世老,终愧泣歧才。
谁能闻嗜酒,时遣白衣来。
这首明代诗人皇甫濂的《过陈与竹草庐》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忧郁的画面。首句“落日衡门下”,以傍晚的余晖照在简陋的柴门前,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次句“寒容一水开”,则通过水面的微波暗示了秋意和清冷。
诗中主人公对隐居的老者充满同情,“最怜忘世老”表达了对这位超脱尘世、淡泊名利的老人的深深怜悯。同时,诗人也自谦地感到“终愧泣歧才”,暗示自己虽然才华横溢,却未能像老者那样选择归隐,流露出一丝遗憾和自省。
“野草知年事”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岁月的无情和老者的孤独,而“邻辉觉暮哀”进一步渲染了傍晚时分的凄凉气氛。最后,诗人发出感慨:“谁能闻嗜酒,时遣白衣来。”这里的“白衣”通常指代朋友或知己,表达了诗人希望能有人理解他的喜好,前来陪伴,打破这份孤寂。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草庐主人的描绘和自我反思,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人生的淡淡哀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