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谢 王 詹 事 垂 访 唐 /齐 己 鸟 外 孤 峰 未 得 归 ,人 间 触 类 是 无 机 。方 悲 鹿 轸 栖 江 寺 ,忽 讶 轺 车 降 竹 扉 。王 泽 乍 闻 谭 涣 汗 ,国 风 那 得 话 玄 微 。应 惊 老 病 炎 天 里 ,枯 骨 肩 横 一 衲 衣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触类(chù lèi)的意思:触动同类,引发共鸣。
轺车(yáo chē)的意思:指豪华华丽的马车。
国风(guó fēng)的意思:国家的风格和气质,代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特点和风貌。
涣汗(huàn hàn)的意思:指因害怕、紧张、激动等而出现大量汗水流出的情况。
枯骨(kū gǔ)的意思:指人或事物非常干瘪、枯槁,没有生气或活力。
老病(lǎo bìng)的意思:指久病不愈,或年老体弱。
衲衣(nà yī)的意思:指僧人穿的衲衣。比喻清贫无聊的生活。
那得(nà de)的意思:表示事情不可能实现,无法达到预期结果。
鸟外(niǎo wài)的意思:形容人离开家乡或原来的地方,到外地或陌生的环境中生活。
人间(rén jiān)的意思:人间指的是人类所在的世界,也可以指人世间的事物、人情世故。
王泽(wáng zé)的意思:指因权势而得到的财富和地位。
无机(wú jī)的意思:没有条理、没有组织、没有秩序。
玄微(xuán wēi)的意思:玄微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用来形容事物深奥微妙、难以捉摸的特性。
炎天(yán tiān)的意思:非常炎热的夏天
一衲(yī nà)的意思:指僧人穿的袈裟,比喻人唯一的衣物或家当。
竹扉(zhú fēi)的意思:竹门。比喻深居简出,不与世俗接触。
- 注释
- 鸟外:指超出一般视野的高远之处,这里指孤峰。
孤峰:单独耸立的山峰,比喻远离尘嚣。
人间:世界上,人类社会。
触类:接触到的事物,泛指一切。
无机:没有生机,缺乏活力。
方悲:正在悲伤。
鹿轸:鹿群,这里可能象征着自然和谐或避世。
栖:停留,居住。
江寺:位于江边的寺庙。
忽讶:忽然惊讶。
轺车:古代轻便的马车,多为官员乘坐,这里指显贵来访。
竹扉:竹子做的门,代指简陋的居所。
王泽:帝王的恩泽。
乍闻:刚刚听说。
谭涣汗:广泛传播的谈论,比喻帝王的教化广布。
国风:《诗经》的一部分,代指高雅的文学或风气。
那得:哪里能够。
话玄微:讨论深奥微妙的道理。
应惊:应该会感到惊奇。
老病:年老且多病。
炎天:炎热的夏天。
枯骨:形容身体极为消瘦,如同干枯的骨头。
肩横一衲衣:只穿着一件僧衣,形容生活清贫简朴。
- 翻译
- 鸟群之外的孤独山峰尚未归途,世间万物看似都缺乏生机。
正哀伤着鹿群在江边寺庙停留,忽然惊讶华贵车辆降临竹门。
刚听到帝王恩泽广泛传播的谈论,哪有机会在国风中探讨深奥哲理。
应该会对这老病之躯在酷暑中的状态感到惊奇,瘦弱如枯骨,仅披一件僧衣。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孤独与无奈的情感状态。"鸟外孤峰未得归",表达了诗人远离家乡、无法返回的孤独感受;"人间触类是无机"则表现出诗人对于世事的淡漠与疏离。在下一句中,"方悲鹿轸栖江寺"中的“鹿轸”指的是古代用来装饰佛像前的小鹿形状的香炉,这里象征着一种超然物外的宗教情怀,而“栖江寺”则是诗人心向往之处,表达了对清静生活的向往。紧接着,“忽讶轺车降竹扉”中的“轺车”指的是古代官员乘坐的小车,这里可能暗示着某种意外的、官方的召唤或是变故,使得诗人不得不打破原有的宁静生活。
在接下来的句子中,“王泽乍闻谭涣汗,国风那得话玄微”中“王泽”可能指的是官府之地,而“谭涣汗”则是对高温天气的形容。诗人感叹于炎热的夏日,无法畅谈国家大事或深奥的哲理。最后,“应惊老病炎天里,枯骨肩横一衲衣”中,诗人表达了对于年迈多病、在酷暑之中依然承受重负(“枯骨肩横一衲衣”形象地描绘了一位老者肩扛重担的艰辛)的同情与惊讶。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个人遭遇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无力感以及对于超脱世俗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和江文通杂拟诗三十首·其二十八鲍参军昭
仰首瞻天宇,欃枪夜有光。
致身当赴公,岂辞去故乡。
荷戈便为枕,眠甲凉于霜。
主将爱士卒,每食分粟浆。
袭怠贵夜行,衔枚历羊肠。
谁能辨旌旗,安容问穹苍。
腐儒株守经,徒言将饥荒。
涉川弃便舟,何日成舆梁。
抱子猿孤哀,惊弓雁独伤。
都尉闻之诃,鄙言箧中藏。
和江文通杂拟诗三十首·其十潘黄门岳
逝水送流年,惊风飘疾日。
人生分至此,万事一以毕。
少小诵关雎,窈窕友琴瑟。
双栖翰林鸟,中路只其一。
冀觌终无逢,伤神若有失。
谁能少君术,令我晤芳质。
当筵每忘餐,披衾率不寐。
不寐神窅冥,梦中如遇形。
了知是幻缘,安能通性灵。
纡轸陟东阜,泣洒鸡汁铭。
埏侧委败叶,阡隅积落英。
就车缅归途,回顾恨难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