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烦而毁静,此理乃俗辈。
买粉涂南墙,松石生屋内。
石怪如舂涛,松偃如起籁。
画来二十年,数偶未辄爱。
抱犊(bào dú)的意思:形容人们对自己的孩子或事物非常珍爱,像抱着小牛犊一样。
笔会(bǐ huì)的意思:指文人雅士聚集在一起讨论文学艺术等问题。
秉道(bǐng dào)的意思:秉道指秉持道德准则,恪守正道,坚守原则。
城阙(chéng què)的意思:指宫殿和城楼,用以比喻宏伟壮丽的建筑。
道义(dào yì)的意思:指道德和义理,即对事情的正确判断和正确行为的准则。
得名(dé míng)的意思:获得名字或称号
独唱(dú chàng)的意思:指独自一个人唱歌,比喻个人独立行动或独自承担责任。
豪迈(háo mài)的意思:形容人的气概豪放、胸怀宽广,意志坚定、果断。
晦昧(huì mèi)的意思:
(1).昏暗,阴暗。 南朝 梁 吴均 《送柳吴兴竹亭集》诗:“躑躅牛羊下,晦昧崦嵫色。” 唐 韩愈 《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诗:“我来正逢秋雨节,阴气晦昧无清风。” 宋 梅尧臣 《日蚀》诗:“不觉有物来晦昧,团团一片如顽铜。” 清 东轩主人 《述异记·七洲洋中怪异》:“一夜阴云晦昧,星月无光。”
(2).犹愚昧。《尹文子》佚文:“专用聪明,则功不成;专用晦昧,则事必悖。”《北齐书·文襄帝纪》:“彼当嗤僕之过迷,此亦笑君晦昧。”
(3).隐晦不明;模糊不清。 宋 张炎 《词源·清空》:“词要清空,不要质实。清空则古雅峭拔,质实则凝涩涩晦昧。”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六》:“岁久,壁上霉迹隐隐成峰峦起伏之形……庙祝棋道士病其晦昧,使画工以墨钩勒,遂似削圆方竹。”
陵人(líng rén)的意思:指能力高超的人,指才能出众、超群的人。
茂陵(mào líng)的意思:指人的才华、品德等在一定领域内得到充分发挥和展示。
名笔(míng bǐ)的意思:指才华出众的文人,也可以用来形容写作水平高超的人。
内外(nèi wài)的意思:内部和外部
凭按(píng àn)的意思:根据经验或常识判断,不需要依靠他人的指导或帮助。
起籁(qǐ lài)的意思:指音乐声起,形容音乐的美妙动人。
山林(shān lín)的意思:指山和林木,表示山林之间的景色或山林中的生态环境。
省闼(shěng tà)的意思:指谨守职务,勤勉尽责。
事物(shì wù)的意思:指各种不同的事情、物品或现象。
十年(shí nián)的意思:指时间长久,表示时间的长短。
松石(sōng shí)的意思:指人的心情或态度松懈,不严肃认真。
俗辈(sú bèi)的意思:指庸俗的人群或平凡无趣的人。
所处(suǒ chǔ)的意思:所处指的是所在的环境或位置。
天下(tiān xià)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全国或全境。
无内(wú nèi)的意思:指人心胸狭窄,没有胸襟和气量。形容心机深沉、不仗义的人。
喜得(xǐ de)的意思:获得喜悦、欢喜的意思。
下贤(xià xián)的意思:推崇、尊重有才德的人。
相对(xiāng duì)的意思:相对表示相互之间存在关联或对比的状态。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依韵和原甫省中松石画壁》,通过对山林与城阙的对比,表达了对坚守道义的崇尚,认为内心的修养超越了外在环境的影响。诗人以古代贤士购得名笔,精心描绘松石画壁的场景为引子,赞美画中的艺术生动,尤其是松石的形态栩栩如生,如石似涛、松如风声。然而,诗人强调真正的欣赏在于画家的精神境界,而非表面的技艺,他更欣赏画家创作时的专注与情感投入,如“罕亲凭按颜,但睹抱犊背”。
诗人进一步指出,即使身在官署之中,面对繁杂政务,这些画作也无法提供实质的帮助,只能作为一种精神寄托。最后,诗人以遇见同样欣赏此画的人——茂陵人为结,感叹这种艺术的豪迈与共鸣,体现了他对高尚艺术追求的理解和赞赏。整首诗语言质朴,内涵深远,展现了诗人对于艺术与道德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