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长祢衡芳草绿,花飞庾亮废楼香。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及(bù jí)的意思:不如;不及格;不及时
草绿(cǎo lǜ)的意思:形容植物或景色的颜色非常绿,非常鲜艳。
处处(chǔ chù)的意思:处处意指“到处、各处”,表示某事物或某种情况在各个地方都存在或普遍存在。
闯王(chuǎng wáng)的意思:指勇敢而不计后果的冒险行为,特指在困境中挺身而出,冲破困难,取得胜利的人。
从今(cóng jīn)的意思:从今以后;从现在开始。
芳草(fāng cǎo)的意思:指美好的事物或人物。
昏黄(hūn huáng)的意思:形容光线昏暗,色彩暗淡。
建业(jiàn yè)的意思:指建设国家、社会或企业等的基业,也可指为人民谋福祉的事业。
降虏(jiàng lǔ)的意思:指战胜敌人、俘获敌军,使其投降的意思。
江鱼(jiāng yú)的意思:指在江河中游动的鱼,比喻人在困境中仍能保持自由自在的状态。
金陵(jīn líng)的意思:指南京市,也用来形容美丽的城市。
麟符(lín fú)的意思:指罕见的、珍贵的才能或品德。
三户(sān hù)的意思:三户指的是三个家庭,用来形容人口很少或者人烟稀少的地方。
危冠(wēi guān)的意思:形容危险至极,处在危险的边缘。
战场(zhàn chǎng)的意思:战争发生的地方或进行决战的地方。
豸角(zhì jiǎo)的意思:形容人的才能、地位或权势很小,不值得一提。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彭孙贻所作的《续悯乱诗十首》中的第一首。诗中描绘了战乱后的景象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首联“三户曾闻古战场,鄢陵处处曰昏黄。”开篇即点出战场的遗迹,暗示了历史上的战争与动荡,同时以“昏黄”二字渲染了一种沉闷、萧瑟的氛围。
颔联“麟符火纛为降虏,豸角危冠拜闯王。”通过“麟符”、“火纛”、“降虏”、“豸角”、“危冠”等意象,形象地描绘了战乱时期权力更迭的场景,以及不同势力之间的对抗与臣服,暗含了对历史兴衰的深刻反思。
颈联“草长祢衡芳草绿,花飞庾亮废楼香。”运用典故,以祢衡和庾亮的故事,象征着历史人物的荣辱兴衰,以及自然界的生生不息,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
尾联“江鱼不及金陵水,建业从今胜武昌。”以“江鱼”与“金陵水”的对比,强调了水的流动与不变,而“建业从今胜武昌”则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与希望,暗示了尽管经历了战乱,但新的秩序或希望正在形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和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战争与和平、历史与现实、个人与时代的深刻思考,情感丰富,寓意深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游开先寺
长忆匡庐秀,无由结胜缘。
风涛避彭蠡,冠盖到开先。
径转山环抱,岩欹树倒颠。
昙花当马落,萝薜向人悬。
瀑布檐飞玉,香炉顶吐烟。
排窗招五老,入室见诸天。
胜地堪栖迹,名途暂息肩。
矢心方味道,有口懒参禅。
倦倚云边榻,行看石上镌。
旧题半磨灭,诗语尚新鲜。
景物知多少,诗家画未全。
兴酣乌夕没,坐久月东圆。
笔醮潜龙窟,茶烹接竹泉。
客怀清似洗,俚句不成篇。
想像陶彭泽,追寻李谪仙。
神交来梦寐,为我足吟笺。
寄远曲
藕丝系楼船,欲挽安得止。
女子不出门,丈夫志千里。
终日听君言,归期已难拟。
况此隔三秋,音书无一纸。
相见不恨迟,相思不能已。
愿为汉相如,勿学苏季子。
相如太薄情,文章媲青史。
季子誇金多,徒令愚妇喜。
题山水图
大江之南多崇山,层峦叠嶂青回环。
山中去天不盈尺,我昔与客尝跻攀。
凌空直上最高顶,恍然身世非人境。
蟠桃子熟近瑶池,船藕花开通玉井。
下视群峰列四傍,苍松古木烟茫茫。
琳宫梵宇互隐现,丹厓翠壁相辉煌。
别来寻常形梦寐,忽见此园无乃是。
浩歌寄谢山中人,目送飞鸿去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