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示学人三十首·其六》
《示学人三十首·其六》全文
明 / 释函可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古人身上肉,今人下尘

为人所贱,昔时自珍

幻躯何足论,所贵得其真。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古人(gǔ rén)的意思:指古代的人,也泛指古代的智者或先贤。

何足(hé zú)的意思:不值得一提,不值得一提的事物

幻躯(huàn qū)的意思:指虚幻的身体或形象。

今人(jīn rén)的意思:指现在的人,也可指当代人。

人身(rén shēn)的意思:指人的生命和身体。

身上(shēn shàng)的意思:指某人或物体的表面或外部。

为人(wéi rén)的意思:指一个人的为人处世、品行和为人民服务的态度和方式。

昔时(xī shí)的意思:昔时指过去的时候,表示与现在相对比的过去时光。

下尘(xià chén)的意思:指离开尘埃、世俗之地,追求高尚、纯洁的境地。

自珍(zì zhēn)的意思:自己珍惜自己

足下(zú xià)的意思:指脚下,表示位置或地位低下。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僧人释函可创作的《示学人三十首》中的第六首。诗中以“古人身上肉,今人足下尘”开篇,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将历史的流转与世事的变迁描绘得淋漓尽致。古人曾经视为珍贵之物的肉体,在时间的长河中化为了今人的脚下尘土,寓意着万物皆有生灭,世间一切终将归于尘土。

接下来,“尘为人所贱,昔时曾自珍”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尘土在人们眼中本是低贱之物,但在古人看来却可能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这种转变反映了人类价值观的变迁,以及对事物认知的相对性。

“幻躯何足论,所贵得其真”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认为,生命的躯体不过是幻象,真正值得追求的是生命的本质和真理。这不仅是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也是对精神追求的呼唤。通过这首诗,释函可向学人传达了一种超越物质、重视精神境界的思想,鼓励人们在纷扰的世间寻找内心的平静与真理。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体现了佛教中关于无常、空性和追求内心真谛的理念,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作者介绍

释函可
朝代:明

释函可(1611-1659),字祖心,号剩人,俗姓韩,名宗騋,广东博罗人。他是明代最后一位礼部尚书韩日缵的长子。明清之际著名诗僧。
猜你喜欢

南堂杂兴八首·其一

车马无声昼漏长,野人与世已相忘。

屏除长物轩楹爽,洗濯尘襟肺腑凉。

秋近平郊鸣鹳鹤,日斜荒径下牛羊。

兴来欲唤筇枝去,更尽铜炉一炷香。

(0)

雨后绝凉偶作

槐阴日色薄,桐叶雨声长。

林下有馀适,城中无此凉。

浮瓜寒水碧,斸药小锄香。

未许陶潜达,华簪何足忘。

(0)

述感

断简承孤学,穷阎负壮心。

方忧一齿落,何止二毛侵。

买地开幽圃,招僧理废琴。

浮生祇如此,感慨不须深。

(0)

枕上

枕上三更雨,天涯万里游。

虫声憎好梦,灯影伴孤愁。

报国计安出,灭胡心未休。

明年起飞将,更试北平秋。

(0)

拥炉不出辄终日自嘲

柴门木落叶成堆,十日元无一再开。

书坐藏多为饱祟,诗缘吟苦作穷媒。

儿言山圃当收栗,僧约溪桥共探梅。

堪笑此翁推不动,地炉无火画寒灰。

(0)

夜半池上作

夜永空斋睡不成,起扶藤杖傍池行。

露浓双鹊移枝宿,风急孤萤堕草明。

断续更筹传古戍,纵横河汉接高城。

寒泉未漱神先爽,静听铜瓶汲井声。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释函是 吴与弼 陆深 释函可 黎民表 朱诚泳 李之世 项安世 林光 佘翔 释居简 于慎行 虞俦 张宁 袁华 刘绎 黄省曾 江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